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银行抗击疫情为企业贷款
扩展阅读
农信信用社贷款审批流程 2024-10-15 21:51:50
大地银行贷款利率 2024-10-15 21:29:30

银行抗击疫情为企业贷款

发布时间: 2024-10-15 21:11:24

㈠ 凝心聚力克时艰,银保信抗“疫”在行动

国际金融报

厦门兴业绿色通道助力八旬老人爱心捐赠家乡

兴业银行为爹地宝贝转产口罩提供2000万信贷资金

中国太保志愿者团队开展交通引导、应急救援等服务

中国太保志愿者团队开展交通引导、应急救援等服务

邮储银行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点金融服务工作

编者按:

一场和平年代的战争,一次全面动员的战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全力抗击成为全国普遍共识。金融行业积极响应,尽锐出战,捐赠机构持续攀升,士气不断上扬。除捐款捐物以外,各大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升级和细化相关金融服务,为防控疫情添砖加瓦、续航助力。凝心聚力的行动,众志成城的铁腕,共克时艰的决心,终将取得战“疫”胜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表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通知精神及工作部署,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金融机构迅速响应战“疫”。作为金融业排头兵的银行业在积极行动,开启金融绿色通道,生产贷款超过千亿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不断以更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助力抗击疫情。保险业亦发挥专业优势,为“逆行者”提供超万亿保额,积极拓展保险责任,完成多项新冠肺炎理赔案例;信托业则 探索 发起设立专项慈善基金,利用自身资源和股东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到抗击疫情阻击战中。

银行开启金融绿色通道

作为金融业的排头兵,银行业有序展开抗击疫情的各项行动。

不仅中资银行积极行动,在华外资银行、大陆台资银行也积极响应倡议,除捐款捐物外,10余家外资银行和台资银行还发布为疫情防控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多项举措。

例如,汇丰银行利用全球网络优势,从海内外调配并采购抗疫物资,提高物资采购品质;渣打银行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和业务专长,密切协调渣打新加坡和韩国的多个团队,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紧急采购抗疫所需物资。

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和富邦华一银行针对疫情防控采取多项业务优惠政策,如免除疫情相关捐赠及医疗采购汇款等业务及湖北地区客户转账、理财等业务手续费,调整系统支付金额上限,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向疫情防控企业提供综合授信;摩根大通为抗疫物资采购、支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庭等提供金融资助等。

其次,除去资金的救援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还积极通过采取应急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保障防疫企业的融资需求。

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银行业发放的防疫及支持相关企业生产贷款已超过1600亿元。同时,多家银行对湖北省内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了0.35到0.5个百分点。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249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100.67亿元;工农中建交和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348.62亿元;招行、光大、兴业等12家股份制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564.37亿元;34家城商行、民营银行提供疫情防控专项授信171.98亿元;全国农信机构通过向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73.06亿元。

例如,武汉农商银行出台了《全力做好防疫防控,加强金融服务“十二条”措施》,安排3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用于发放医疗设备及疫情防控贷款。

再次,为了在特殊时期保证资金划付的高效及时,多家银行还纷纷建立针对相关企业的信贷、汇兑等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并配置专人、特事特办,确保相关资金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疫区。

例如,自疫情发生以来,建行为多家相关企业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该行上海浦东分行通过特事特办、特事急办,在多部门的联动协调下,快速为农副产品等相关企业客户完成了2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工作,保障百姓“菜篮子”产品供应;同时,仅用2天时间完成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满足了联影医疗扩大生产的需求,让该企业的2台CT设备第一时间送进武汉火神山医院。

兴业银行通过开展跨境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为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黑龙江等省市多家企业全球采购口罩,进口消毒设备、消毒毛巾等防护物资,提供极速便利金融服务,让医疗防护物资尽快到位。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该行已为十余家企业办理跨境医疗用品进口付汇业务,金额合计折合人民币1200多万元。

最后,考虑到疫情短期内给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对风险应对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带来严峻考验,银行业金融机构齐齐发力,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多措并举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式来积极助力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发展,具体包括:

一是优化贷款展业方式。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 旅游 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多家银行表示不抽贷、断贷、压贷,并积极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信贷重组、减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如浦发银行为武汉客户设计了“无还本续贷”专属业务方案,企业无需归还原贷款本金即可完成续贷,续贷后贷款期限顺延一年,并给予借款企业最优惠利率。

二是下调企业贷款利率。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辖内小微企业的影响,增强小微企业活力,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表示,对湖北省内普惠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浙江网商银行针对150万湖北小店和正在抗击疫情的30万医药类小店,不抽贷不断贷,并对利息下调10%。

险企完成多项新冠肺炎理赔

疫情发生后,各保险机构迅速行动,向重点地区大量捐款、捐物,向医护人员捐赠保险,驰援抗击疫情工作。

2月4日,泰康捐赠的首批医用物资提前抵达雷神山医院,包括1万件隔离衣、2万件其它医用物资,费用总计400万元,将分批次运达。截至2月5日,泰康保险共捐款3000万元,捐赠1000万元及武汉医护人员特别保险,向首批近700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捐赠一年保额20万的人身保险。

2月4日,华夏保险“琉璃光防疫保险捐赠计划”正式上线,对两千万客户及五十万前后线事业伙伴免费提供每人20万元的保障额度,累计保额达4万亿元,保险期限90天。

截至2月5日,中国大地保险已累计为湖北、上海等多地交警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捐赠专属保险,累计保额近50亿元。近日,中国大地保险又向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的1200名交警捐赠专属保险保障,对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身故的交警,每人赔偿50万元,意外伤害每人赔偿10万元,总保额7.2亿元。

其二,积极拓展保险责任。除捐款、捐物和赠险外,各保险公司也积极响应银保监会号召,不断传来扩展保险责任的好消息。

2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优化现有产品理赔标准,适当扩展保险责任。

平安人寿、新华保险、阳光人寿、珠江人寿、昆仑 健康 、君康人寿、长安责任等近40家保险公司根据疫情需要,陆续发布了保险责任拓展的消息。

2月4日,平安人寿宣布,提供1000万个“E路平安保险计划”免费领取名额。该保险计划对“平安乐交通意外伤害保险”进行责任扩展,在原有产品责任基础上,扩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赔付责任。根据保险扩展责任,被保人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导致身故或伤残的,最高可获得10万元赔付。该保险计划覆盖0-65岁人群,保险期90天。

2月5日,新华保险发布消息,宜家保和安心保保险产品计划在原保险责任基础上,将保险责任扩展至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身故及伤残。此外,阳光人寿已于2月4日完成首笔重疾险责任扩展理赔。

中国人寿称,截至2月1日,公司共查找到126名疑似或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客户,涉及13个省。且已完成8位患病客户及一线抗疫人员的理赔,其中湖北5位,浙江、广东、内蒙古各1位。湖北分公司为3位客户给付保险金86万余元,最快的赔案从联系客户到保险金到账仅用了2个小时。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人寿也已快速完成4例客户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保险理赔,累计赔付12.65万元。目前,中国太平向武汉医护人员捐赠的“医无忧”保险接到报案132人,已快速完成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一医院2例医护人员理赔,每人5万元,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送去一缕保险关怀。

截至2月3日晚,中国平安旗下保险公司累计完成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赔,合计赔付金额超74万元,且都是线上完成,避免了人员外出与交流。

截至2月1日,中国太保共接到15家分公司42名寿险客户报案,当天完成首单身故保险金,仅用15分钟。同时,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面向遭受旱灾损失的中药材企业迅速启动绿色理赔通道,仅仅两天便达成了赔付598万的理赔协议,并于1月21日预付赔款500万元。

设立专项慈善信托

共战疫情,信托业在行动。

在1月26日(大年初二)发起设立后,短短两天时间,专项慈善信托前两期募集资金已达2210万元。1月28日,该慈善信托第三期募资完成,该期共有18家信托公司参与,募集金额总计870万元。

至此,参与设立专项慈善信托的信托公司累计达61家。后续,这61家信托公司将共同作为专项慈善信托的委托人,在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指导和组织下,通过成立委托人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参与慈善信托的全程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国通信托捐赠100万元,并担任了上述慈善信托的受托人。

国通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得悉防疫物资出现缺口后,公司立即决定出资并发起设立慈善信托。在信托业协会和信托同业的支持下,公司担任受托人发起设立专项慈善信托,支持湖北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帮扶救助工作。

“作为总部位于武汉的金融机构,公司大量员工身处武汉及周边县市,对湖北及武汉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抗击疫情中我们一定要走在前面。”国通信托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专项慈善信托的目的主要是对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行防控,并救助由其造成的损害。信托财产使用方向包括捐赠给慈善组织及医疗系统等可以合法接受捐赠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相关机构,向医务人员、志愿者及公众发放防疫保障,抚恤因疫死亡家庭,疫情结束后用于医疗科研、应急救助等公共卫生事业,慈善信托采取开放式,可接受追加慈善资金。

目前,首批救助项目资金已完成投放。与此同时,专项慈善信托正在对接其他符合该信托目的的资助项目,严格筛选,加快实施,精准投放。

1月25日,雪松控股旗下雪松国际信托通过广州市慈善会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资金,并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首批医用物资,包括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4万只、N95口罩5000只、防护服200件,用于武汉市防控疫情。

1月26日,中信信托携子公司中信保诚基金捐赠1200万元,其中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向黄冈市慈善总会捐赠200万元;同日,中航信托向武汉红十字会捐赠第一批物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1月27日,光大信托向湖北疫情地区捐赠首笔350万元,支援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

驰援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大。2月6日,平安信托表示,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贵平为组长的防疫领导小组。公司携手医疗、环保、高速公路等行业的多家被投资企业,以实际行动全力投入战“疫”,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㈡ 疫情无收入,银行如果全部顺延一个月,银行损失多少

作为一个苦逼的银行狗来回答下这个问题。此次疫情确实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现在满大街很多的店铺都不开门,或是即使有部分店铺开门,客流量也相对较少,难以维持生计,导致很多人在疫情期间没有收入。

没有收入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产生的影响不大。

首先:银行的负债也就是存款,没有收入等于客户没有多余的资金存入银行,会对银行的负债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会太大,银行遵循二八原则,有20%的大客户就来养活80%的人,银行的很多存款都是靠这20%月底冲刺来的。

其次:银行的资产就是贷款,延期1个月还款,银行允许你延期还款,但资金还是你在使用,也就是说你需要承担这1个月的延期还款的利息,所以对银行的损失不大,银行之所以出台这个政策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其不良率,疫情期间贷款客户的收入肯定受影响,延期还款有助于缓解客户的还款压力和银行的不良率,但不会给银行带来大的损失。

最后,建议大家在银行咨询延期还款时一定要问清楚,特别是利息和征信问题,谢谢!

你的问题是:疫情无收入,银行如全部顺延一个月,银行将损失多少?这个问题,咋一看,会有的人认为损失很大,也有的人会说无损失,我想说,都不全面,应这样来认识和回答

一、无论有无损失,在“大难”面前,银行必须和客户一起,放弃利益,共克时艰。因为,这是 社会 主义共和国,人民的利益和困难,银行责无旁贷。同时,如果这时候对客户采取严苛政策,是一种自杀政策,对自己的资产质量和未来客户的获取,必然不利。

二、银行采取顺延方式,是有损失的,同时,也获取资产不良压力减轻的收益。主要表现在贷款换手与新客户获取以及可能上升的利率获取等机会成本。对于某一分支机构可能不多,但汇集到一个银行总部或所有银行,损失是重大的。但,银行通过顺延,也减轻不良资产甚至是损失的压力,银行可以减少很多坏帐。

三、作为受益还款及利息支付顺延的客户,要有感激之心情,万事不可以理解为“应该”,应积极配合银行做好有关手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在疫情影响之下,基本上90%以上的工薪阶层没有收入,而如果银行顺延一个月,其实远远解决不了问题,以社长16年金融从业经验来看,此次影响之下想要真正恢复元气,银行应该至少顺延6个月。

也许很多银行工作人员,或者银行行长看到社长发的这篇文章有些气愤,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民强则国强,您如果民不强,哪怕银行顺延18个月也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

社长在这里说句大家都不爱听的话,其实银行顺延一个月并没有任何损失,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每年纯利润最高的就是银行,而银行的利润最高主要来源就是贷款收入,尤其是收取你违约金获得的收益。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这么多年银行获得的利润已经非常高了,正直此时此刻,不要说银行顺延一个月来抵御疫情,就算银行顺延半年一年,社长认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这种做法,都是一种正常水平。

不管银行顺延一个月,还是顺延6个月,造成损失有多少,虽然我们无法估量,但是我相信这都是银行能够承担得起的,同时这也是当前银行应该为疫情作出贡献的唯一方法。

从先后顺序应该先帮扶中小企业,同时给予个人负债的顺延,视个人能力和情况不同顺延时间最长可延至12个月。

银行最正确的做法应该像证监会一样,综合评估后对于中小企业放宽贷款的管制,对于符合贷款的中小企业应该给予全面的帮助,让部分诚信的企业给员工先发工资,让公司能够稳健的运转起来。

银行应该裁掉部分不需要的岗位,将银行部工作的裙带关系清楚,全面实现智能化办公,首先从银行自我节约做起。

综合来看:政治突发疫情影响之下,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包括金融行业,能够为此次疫情作出贡献的就是银行,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给予此次疫情当中受影响的群众房贷车贷减缓,相信在此次疫情当中不管银行损失多少钱,没有银行会因此而倒闭破产。

银行会有损失,但损失程度有限,因为疫情是短时期的,与经济危机相比较银行还是具备这种抗击风险能力的。

银行的主要收益来自手续费其次是放贷所得利息, 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和短期持续时间,银行的交易量会有所减少,主要体现在线下的实体网点,手续费收益有所降低,比如说,所有网点包括安装有ATM机的地方,客户存储、转帐、垮行转帐、信用卡还款的频率相对以往减少,这就使手续费的收益降低。当然,这部分损失对银行来讲只是在一个特殊时间段,银行从全年核算又称不上是损失,因为疫情过后客户又自动灰复了交易量,也可能超过疫情期间的交易频率。

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由于疫情的延续使很多的企业经营受损、倒闭,贷款产生逾期,银行无法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这方面的损失比较大,但这也是暂时的损失,银行不会因此伤到元气。由于疫情是突发性的,这种灾难是银行与企业、与全 社会 共同经受的,因此, 政府与国有银行都会做出特殊时期的规定 延期还贷或减免贷款利息,同时政府会从财政拨发专款用于疫情受损企业。

政府出手会使银行压力得到减缓。灾难是暂时的,好在银行建立了网银支付系统,实际在疫情期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用户几呼每天都在通过网银电子系统过往帐目。关于疫情,在政府的领导下很快迎来繁荣的春天。

银行如果把贷款全部顺延一个月,也就是说,这一个月从银行借的钱大家白用,不用付利息。实际上银行的损失就是这一个月的利息。

咱们可以简单的算一下。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12月末,全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58.6万亿元。为了简化计算,咱们把贷款的利息就按5%来算。

这样,一个月的利息就是158.6万亿*5%/12,大概是6608亿人民币。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银行肯定不愿意答应。

银行该说了,我给你们免贷款,谁给我免存款利息呀。你们在我这存钱的利息,我能少给一个月吗?我想大部分人肯定不愿意给。

另外,银行要那么多家有国企,有混合制企业,还有民企,每个银行的想法肯定也都不一样。这种事情也不会由国家统一下达命令你们要免一个月贷款利息这个不合理。

如果要国家负担这个月贷款利息的话,国家也负担不起。我们2019年财政收入20万亿人民币,如果免这部分贷款利息的话,就占了将近25分之一。可以说财政也负担不起。

所以虽然受疫情影响,大家没有收入。但是免除1个月利息的这个事儿,成型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没有可能。

疫情没有收入,如果银行能够把贷款顺延一个月,那大量的居民短期内不再担心房贷、信用卡等了,对居民来说是好事,但是对银行机构来说损失可能是比较大,银行机构损失大,那可能会动摇银行金融机构,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体系为主导,如果银行体系动摇了,那可能经济基础也会动摇。我们来看一下,如果贷款延期一个月,银行大概会损失多少钱?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总额为15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前9个月5家大型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是4.75%,5家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在行业内是属于偏低水平,我们按照这个偏低的水平计算。

151.57万亿,利率4.75%,一年支付的利息是7.2万亿元,每个月支付的利息是6000亿,我国有4000多家银行,相当于平均每家银行每个月少收到利息收入为1.5亿元左右。

综上所述,如果因为疫情的原因,所有的银行把贷款顺延一个月,银行整个体系内大概损失的金额在6000亿左右,这是按照5大银行的贷款利率计算的,整个银行行业的贷款利率肯定会比5大行的利率要高,所以预计可能会达到八千亿到一万亿之间,已经影响了部分的收入,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刀切,让所有的人的贷款都顺延一个月,而是让受影响的人延迟一个月,这样即解决了贷款热榜的难处,又不会让整个银行体系面临巨大的压力。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银行会有损失呢?个人没有收入,银行是不会有损失的,银行只是遭受到了资金兑付的流动性压力,而且这种压力,现在监管也帮助解决了。可以肯定的说,真正确实而且严重受到损失的,是个人、小业主、民营企业。

1.个人没有收入,房贷,信用卡,车贷等等,可能没钱还,如果能够成功的向银行申请延期还款,那么银行当月是收不到个人信贷还款呢。但是这仅仅是延迟还款,不是不要还款。过了一个月,过了两个月,个人不还得还款吗?总的还款金额也不会减少。

2.唯一对银行构成风险的,就是当月还款本金利息没有收到,顺延到下个月或之后1月份才能收到。那么银行当月没有还款现金流,如果银行还需要兑付存款,或者其他还款,就会发生流动性兑付风险。但是我们的监管当局早已经准备好了,通过央行逆回购操作,以及两次降准操作,尤其是通过降准操作,其实银行就少上交资金给央行,自然就多了很多资金使用。那么就将这种兑付风险解掉了。

3.央行的降准操作对于银行影响实在太大了,其实就是白白送给银行纯利润。因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不需要再向央行上交那么多资金作为准备,那银行可以就多使用资金进行放贷或其他业务,自然就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4.银行在此过程中,唯一可能多花的成本就是员工的人力成本。因为借款需求降低了,存款需求也降低了,而且银行也延迟开工,但是还是要给付工资。但是银行有着多种的化解措施,一般员工工资的构成是工资加绩效奖金,绩效奖金会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在此过程中,银行也完全可以只发工资,而不发放绩效奖金。

5.为了支持此次抗击病情,央行和银保监会对于银行的考核指标也放松了,昨天央行等监管单位明确表示,可以容许对银行的不良率等负面指标做适当的容忍。那银行就更无后顾之忧了。

在此次疾病过程中,其实大多数行业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影响,而银行受到的主要是间接影响。但是有着国家对于金融秩序稳定的强烈需求,自然会给着更多的扶持政策,所以他们的损失相对是非常有限的。反而我们应该更关注 旅游 业、饭店、商铺以及其他直接受损失的行业影响。

总体来说。银行业或者金融业损失不大,都是在国家可控范围之内,反而是民营企业,以及小业主受到损失是直接的、 明显的,而且很难被估量的。

疫情期间,如果银行全部把贷款顺延一个月的话,那么银行算上存款利息支出,加上贷款利息损失那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这个损失将会达到1万亿元左右。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而截止到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98.16万亿元,同比增长8.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92.8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可以看出来,本外币存款和贷款余额的数据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是按照一个月来顺延的话,那么银行损失是比较大的一个数据了。

如果银行全部把贷款顺延一个月,但是银行对于存款还是要支付利息的。如果这样来算的话。假设银行支付存款年利率为1.6%左右,银行贷款利率按照5.8%来计算。

这样的话,银行存款余额是198.16万亿元,那么一个月的存款利息支出=198.16万亿*1.6%/12=2642亿元。

银行贷款余额是158.6万亿元,这样的话,一个月不收贷款利息的损失=158.6*5.8%/12=7665.67亿元。

可以看出来,如果银行全部把贷款顺延一个月的利息损失将达到10307.67亿元。

综上所述,如果疫情期间,银行把贷款全部顺延一个月,那么银行算上支付的利息,加上因为顺延减收的利息,这个数字将达到10307.67亿元。

您好。

虽然现在是特殊时期,但是银行延期还款的人只是极少数,几乎大多数人都被催促还款了。

只是暂时不列入失信人执行名单而已,这个也是很少一部分,不可能全部延期还款的。

银行损失不会很大,毕竟国家会支撑银行,甚至拨款给银行,但是其他企业就非常大了,超大型企业,一个月就是数亿金额的损失,几乎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接到了还款通知的,只是不纳入失信人执行名单,但是有一部分是必须还的。

大部分企业虽然国家可以维持,但是太多了,时间太长了,国家也维持不了的,所以才会选择复工,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

市场经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称为GDP,国内生产总值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然而现在大部分企业,公司,集团,都停业了,小公司可以贷款,相对出一些政策,大型企业,公司,集团可不是政策就能解决的,要的是现金流来维持。

现在才是真正的进退两难,考验国家的时候,复工的话,怕增加传染疫情的风险,不复工的话,市场经济又有巨大的风险,企业风险也非常大,可谓是骑虎难下。

疫情影响让很多人都失去收入,很多人还贷款了当前最头疼的问题。 如果银行对企业或者个人全部顺延一个月,损失的是银行放贷出去收回的时间而已,但银行会多赚一个月的利息收入。

银行顺延一个月还款,其实就是指银行宽限大家当月可以不还款,下个月继续正常还款即可。当天不还款并不算逾期,银行也不会催账,这就是顺延一个月还款。


但我们大家要知道,即使银行全部顺延一个月还款,顺延得只是还款时间,并不代表银行会免掉顺延的贷款利息,银行放贷出去得钱照样会计算利息的,所以对银行来讲每损失反而赚钱。

举例子

张三向银行信用卡刷了1万元,分12死还款,每期还款大约910元左右,已经该了4期,该剩下8期未还。

但由于疫情影响,银行通知所有贷款可顺延一个月还款。此时张三可以在2月份不还款,但银行同样会根据张三剩下的本金计算利息,实际就是张三向银行多借款1个月,多支付银行一个人的利息,也许后期每个月还款金额刘变为920元了。

总结

通过上面关于银行全部顺延还款一个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举例子更加充分的回答这个问题。

上面分析答案很明确,金冠银行全部顺延一个月还款,新股不会损失的是收回贷款时间,但相对应银行躲赚一个月利息,顺延还款同样会计算利息得,希望大家明白这一点,别以为顺延就得到新行便宜了。

㈢ 青岛银行发放青岛市首笔抗“疫”贷款1000万元

1月29日上午10点,青岛银行完成审批流程,为生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物资的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应急贷款。据了解,这是鼠年春节后青岛市金融机构为抗击肺炎疫情发放的第一笔贷款。

此前,青岛银行通过青银慈善基金会捐出首期款项100万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同时,青岛银行加大金融服务保障力度,制定推出加强金融服务工作的十二条举措,全力支持配合 社会 各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编辑 才山丹)

㈣ 中国在疫情期间政府采用那些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

新冠疫情突袭中国对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冲击,而作为宏观调控之一的积极财政政策必将成为国家“战疫”的重要举措。在疫情下,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会受此影响,后续又将如何发展?

SARS期间的积极财政政策

首先,我们先来一起回顾一下2003年SARS期间中央出台了哪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南南根据公开资料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减支,也就是压减非疫情相关支出,其中主要为压减政府会议费、差旅费等一般性公用经费的支出。

第二:增支即加大对防控非典疫情的相关财政支出。据统计,2003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136亿元用于非典的防治工作,同时还额外增加10亿元用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第三:减税降费:针对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的行业实施暂时性、结构性的减税降费,还对列入“SARS灾难行业”的,例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实施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优惠措施。

第四:财政贴息。对部分受影响严重的企业或小微企业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

总结来说,非典期间政府多管齐下的财政政策对企业恢复生产、走出临时性经营困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之后随着非典疫情的散去,2003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增速均迅速恢复到10%。因此,不难看出作为国家“战疫”的重要举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新冠疫情期间已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

而这次的新冠疫情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看看政府已经出台了哪些积极财政政策来对抗此次疫情呢?

01

首先,加大疫情防控财政支出。据财政部公开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90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达到252.9亿元。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中央财政安排的252.9亿元,已经超过2003年非典防治基金的12倍。(注:2003年中央财政设立非典防治基金为20亿元)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公开数据

02

其次,继续实施减税降费。2019年,我国出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远超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2%。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更是会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增值税减税等政策。例如,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免征民航企业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等。

03

另外还有财政贴息政策。2月2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贴息资金从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

这种财政贴息大大解决了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确保企业在较快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资金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04

最后,为防疫提供资金保障,发行战“疫”专题债。2月6日,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成功发行135亿元和30亿元的“战疫专题债券”;2月1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上海清算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2年期战疫情、助脱贫双主题的金融债券50亿元。至此,仅三家政策性银行便合计发行215亿元的抗击疫情专题债券。

当然,针对此次疫情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国家采取的财政政策远不止南南说得这么多。正如2月1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撰写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一文中所说:

“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严谨细致推出并落实好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是各级财政部门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

对此,我们也始终坚信,在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狙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