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贷款利率上浮对企业的影响
扩展阅读
链家担保公司抵押贷款 2024-10-09 18:42:31

贷款利率上浮对企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4-26 02:36:11

❶ 银行上调下调利率对企业及个人有什么影响对经济哟什么影响

http://..com/question/55158862.html?fr=qrl 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对经济增长、企业投资、家庭消费、进出口等产生以下影响: 提高贷款利率可防止经济增长过热。我国经济自2002年开始加速增长。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使投资、消费减少,最终造成总产出的减少,有利于避免加速的增长演变为经济过热。 首次下调活期存款名义利率,原因在于企业存款、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所占比重过高,为抑制流动性过剩,下调活期存款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期存款。 提高贷款利率对家庭消费将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以后消费需求趋旺,2001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1%,8.8%,9.1%,13.3%,12.8%,13.7%,2007年预计增长12.5%左右。主要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买房装修、买车为消费热点。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过于旺盛既较强地推动了重化工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发展,也可能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对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升息会使贷款买车买房的成本增加,也会使储蓄、债券等收益增加,从而减少消费支出,以引导消费需求适度、稳定增长。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变。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由2.88%提高到3.33%,上调0.45个百分点,目的在于缩小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距,抵消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因负利率造成的缩水。此项举措意在体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民有所居。但应看到,因实际利率为负,且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又下调0.09个百分点,因而,此项举措无疑于杯水车薪。 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会影响投资。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1月-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达26.6%,增幅仍然偏高;在建规模仍然过大。初步测算,全年在建项目投资规模3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万多亿元;新开工项目仍然较多。1月-10月,各地城镇投资同比增加2.13万个。特别是导致投资增长过快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投资反弹仍有可能。为了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货币政策必须着力遏制过热的投资。加息将加重企业负担,尤其生产发展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的大中企业,利率变动将直接影响其成本和利润。不过,如果利率上调幅度与通货膨胀率两者之差不大时,对投资量影响不大。因此,央行虽多次温和地上调利率,并不会造成投资大幅下降和经济衰退。 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可预防通货膨胀。近月CPI一直处于高位,8月-11月分别为6.5%,6.2%,6.5%,6.9%,全年可能达4.5%。同时,许多价格上涨较快的消费品并未统计到CPI中,物价涨幅被低估。当然,近期CPI上涨仍属结构性上涨,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与服务看,价格上涨的有五大类: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以及居住;下跌的有三大类: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因此,面对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央行必定采取货币紧缩的措施,防止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演化为通货膨胀。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股市的影响。理论上看利率上调对股市而言并非利好消息,然而,现实似乎并非如此。从2006年4月28日到2007年12月21日期间,央行共8次上调利率,从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的表现看,股市并未大跌,沪指反而上涨。在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等因素影响下,温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恐暂时难以影响股民强烈的渴望和巨大的热情。因此,虽然反复提高利率,但暂时对股市影响不大。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仍取决于存贷利差,升息可能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但若利差太大,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则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经营状况。因此,采用不同利息调整组合,利于调整不合理的利率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调控工具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央行运用的调控工具主要有四种: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利率政策。虽然四者的效果一样,但是利率政策却比其他调控工具更直接、更有成效,能在更短时间抑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负利率”。所以,央行今年多次采用利率政策是合理明智的。 总的来说,这几次上调利率利大于弊,是我们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探索工作之一。 但也应看到轮番加息存在的问题,虽然一年六番加息,定期存款实际利率仍然为负;活期存款名义利率首次下调,由0.81%下调到0.72%,下调0.09个百分点。如果再考虑利息税,居民储蓄损失较为严重。 需要指出的是,轮番上调利率会产生累计效应,上调利率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使投资减少,会直接造成总产出的减少,也会间接增加失业人数。

麻烦采纳,谢谢!

❷ 银行利率上调 有什么影响

银行利息上升,贷款利息也会上升。如果个人买房,负债会比以前高很多,这就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负债率,使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水平下降,不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

银行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也上升。对企业来说,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从而导致企业破产、职工失业等恶性问题。随着银行利息的增加,最基本的是银行存款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在银行存款较多,有利于银行存款。

(2)贷款利率上浮对企业的影响扩展阅读:

银行利率注意事项:

银行存款利率上调最高和最低利率已相差0.55个百分点,如果是选择活期存款,那么天津银行的活期存款收益最高,为年化利率0.42%。

如果是选择3月定期存款,那么邮储银行的3月定期存款存款收益最高,为年化利率1.65%,如果是选择6月定期存款,那么邮储银行的6月定期存款存款收益最高,为年化利率1.95%。

如果是选择一年定期存款,那么邮储银行的一年定期存款存款收益最高,为年化利率2.25%,如果是选择二年定期存款,那么邮储银行的二年定期存款存款收益最高,为年化利率2.94%。

❸ 利率上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从保费、投资、资本(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三大核心要素)这三个方面来说,银行降息对保险业的影响中性略偏正面。
中国寿险业有90%左右的产品都是投资型,其保单成本由潜在客户面临的机会成本所决定,存款利率和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是影响潜在客户金融消费取向的关键因素。寿险业过去的发展历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在2001年-2010年的10年里,
寿险业之所以得以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利率管制下,寿险公司顺势推出了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分红险、万能险,起到了储蓄分流的作用。
但2010年以后,银行通过变相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出大量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寿险产品的优势变得不明显,寿险公司不仅与银行争夺储蓄资源的难度更大,而
且还面临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分流保费的压力。
寿险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银行,降息对保险负债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银行存款利率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
尽管本次存款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但同时也调高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人民银行试图通过降息叠加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打开的方式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从2014年11月22日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的实际变化来看,尽管利率上限打开,但仅有少数中小银行上浮到1.2倍,华夏、平安、广大、北京等银行先上
浮至1.2倍后又下调至1.15倍,而大银行基本并未跟进。本次存款利率下调以及部分中小银行迫于吸储压力会再度上浮利率(目前,江苏银行、民生银行一年定存的利率已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3倍),两相抵消,降息后银行业整体存款利率会略有下降,但幅度会比较有限。

银行理财产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变相体现。受制于整体市场资金成本居高不下,自上次降息以及之后的降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截
至2月22日,1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5.41%。预计本次降息未必会带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的显著下降。
综上,本
次降息对承保压力的释放影响有限。2014年行业投资收益率6.3%,创5年来最高水平,寿险公司给予万能险客户的结算利率以及分红险客户的分红较高,使
得寿险产品在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中更加具有吸引力。预计2014年投资收益率会支撑寿险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本次降息对投资的影响短期正面,中长期负面。

降息对投资是把双刃剑。降息对会存量资产和新增资产、固定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资产产生不同影响。降息后,存量资产价格会上升,而对于当年新增保费留存的
资产和到期再投资的资产,其收益率则会下行;固定利率资产价格上升,而浮息资产收益率则会下降。目前保险存量资产中约1%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为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利率向下资产价格上升利好净资产回升,但是每年新增资产大约在20%左右,到期再投资资产大约在10%左右,重新配置资产面临收益率向下的
压力。
就本次降息对主要大类资产的影响而言,从债券资产来看,此次降息再次确认了货币政策宽松方向。根据目前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来看,不排除年内还会出现多次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债市走牛的趋势并未被打破。
从股票资产来看,降息周期中,无风险利率下行一般会提升权益估值,加上货币政策放松、市场流动性充裕,往往会对股市形成有利支撑。就本次降息而言,由于已在市场预期之中,加上市场前期已积累了较大幅度的涨幅,本次降息对股市的利好程度远不及上次。

从非标资产来看,由于大部分是期限较长的债权投资计划,且大部分收益率一般与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挂钩。自2014年11月降息以来,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利
率从2014年三季度的7.33%降至四季度的6.92%,实际贷款利率下降幅度与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的0.4个百分点基本相当。预计此次降
息会降低债权计划收益率约0.25个百分点。
综上,一般而言,在降息周期的初期,由于固定收益新增投资资产相对于存量投资资产较少,
降息给存量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价差收益率大于新增资产的票息率,保险投资收益率出现上行的可能性较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存量投资资产逐步减少,伴随市场利
率的下行,新增投资资产收益率下降会对整体投资收益率形成下拉作用,保险投资收益率趋于下降。
本次降息对资本影响正面。
降息有助于保险公司存量债券投资资产公允价值提升,使得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增多,净资产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改善。同时对保险公司2015年的利润调节给予更大的灵活空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❹ 银行的利率进行了调整,对我们会造成哪些影响

如果国内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那可以通过调整利率让市场上的钱收紧和宽松。

当国内经济处于下行时,下调利率的好处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钱存银行不划算了,就会把钱取出来消费,或者投资。这样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对于企业来说,贷款成本降低了,能提高企业的利润。

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上调和下浮只里数字而已,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为。第二种就是挣钱少的人,无论银行的利率如何变化,也不会影响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受银行利率的影响。第三种就是介于上述两种中间的人,也是绝大部分的人,他们最受影响。有点存款却不够买房买车,就会到银行贷款。那就和银行发生关系,银行利率上调就会增加利息,也就是说贷得越多还贷时间越长还贷额度越大。

❺ 银行利息升高,对我们有好处吗

利息升高有好处,也有坏处,而且从长期来看,坏处相对来说要比好处多。

我们先来看利率升高对大家的好处

利率升高,最大受益者就是银行的存款用户,利率升高之后存款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利息上涨后,房贷的利息多出了55078元,每个月要多还153元。

2、经济增速减缓

利率上涨对社会经济会带来两个影响,一个是贷款成本增加后,企业贷款的热情会降低,同时因为存款利率增加,居民会增加储蓄,导致社会投资资金减少,消费也跟着减少。最后在多种因素叠加下,经济增速会减慢很多。

3、就业岗位减少

这一点是跟第二点关联在一起的,就业的岗位供给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社会投资减少,经济放缓,那新增的就业机会就会较少,企业甚至会出现裁员的情况,到时失业的人数会增加。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因为有时候在经济过热的时上涨利息,会让经济回归到合理的水平,这时候虽然投资减少,但是总体经济相对平稳,就业也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4、房价上涨速度减慢,甚至降低

贷款利率对房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贷款利率上涨的幅度比较大,那房产市场的购买量和成交量都会出现下滑,因为贷款利息增加后,贷款成本增加,很多人可能不愿意接受高成本的房贷而选择放弃购房计划。如果市场需求减少,那房价上涨就没有那么快,甚至可能出现下跌。

最后利率的调整没有绝对的好处或坏处

虽然利率上涨总体坏处比较多,但是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利率的上涨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要看具体的经济环境。

比如有时候利率比较低,企业贷款积极性高涨,导致经济过热,产能过剩,这时候上调利率就可以降低企业贷款投资的热情,减少社会资金的供给,从而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避免经济过热出现硬着陆的风险。

所以利息上涨具体要看是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上涨还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上涨。

❻ 央行提高利率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央行提高利率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成本。
利率高,一般情况下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也高,盈利可能会减少,投资动力也会减弱。
当然,任何政策是相对的,但大部分情况下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

❼ 提高存贷款利率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为您粘贴以下内容:

央行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
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
,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允许
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
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但存款利率不能上浮。
这次加息对企业而言,虽然加息幅度5年期以内只在0.27%以下,
但今后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的规定,无疑会给目前僧多粥少
的信贷资金增加了价码。那么,这次加息对企业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加大借贷企业财务负担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多以贷款融资为主。近几年来,尽管企业融
资渠道有所拓宽,但向银行借款为主的融资大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从今年国内非金融部门外部资金来源的结构看,银行贷款仍占80%以
上。目前全国各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按照这次加
息0.27个百分点计算,每年就增加借款人付息近500亿元,如果再加上
没有上限的浮动利率,企业财务支出会大大超过500亿元。这其中影响
较大的当属国有企业。
据统计,国有银行大部分贷款都投向了国有企业或其它改制后的企
业集团,这些企业90%以上的负债来自银行贷款,有相当部分的企业负
债率已高达70%。银行加息受影响最大的是这些国有企业,这会大大加
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次虽然也明确了贷款
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但在当前银行资金供求比较紧张的形
势下,又有多少银行愿意下浮利率贷款给企业呢?
抑制企业盲目投资扩张
这次加息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遏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根源又在于
盲目的投资扩张。低利率政策导致了企业投资扩张的低成本,这样无疑
会加速企业的扩张意识,企业会采取各种渠道进行融资,这其中也包含
了向众多商业银行的贷款。提高贷款利率后,这种情况将会得到一定改
善,重要原因是加大了企业投资扩张的成本。
任何投资都是要讲经济效益的,如果投资成本高,所得到的收益当
然就会低,继而就会抑制企业投资扩张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意识高度
发达的今天,试想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都不会违背经济客观规律,不计成
本的进行投资扩张。当然抑制企业盲目投资扩张光靠利率的杠杆作用有
限,国家还有其它硬性措施,如限制贷款、限制用地、严格审批等。
民营企业喜忧参半
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考验,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
经济的半壁江山,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正在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企业的
佼佼者,受到社会瞩目,银行的青睐,被各家商业银行视为贷款营销的
对象,成为银行的座上宾。这次加息对这些好的民营企业基本没有什么
影响,相反银行在加强集约经营思想的指导下,把有限的贷款资源向优
秀客户倾斜,以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加速自身的发展。由此,市场潜
力大、经营效益好、具有良好诚信的民营企业将会受宠有加,得到更多
的信贷支持,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但同时,那些处在创业阶段或在
困境中艰难跋涉的民营企业,本来就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多数以民间
借贷为生,借贷利率有的高达12%以上。银行升息后对这类企业来说只
能是水涨船高,民间借贷承受付息的成本将会更大。
有利于优势企业扩大融资
加息对于企业来说,都会增加财务负担,对于劣势企业的影响可能
还会更大,这会直接抑制某些企业的贷款需求,有的甚至还会压缩规模
,减少贷款。而对于经营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利息支出对企业的影响并
不大,通过扩张规模完全可以弥补因加息带来的成本支出。石化、电力
、公路、钢铁、航运将是受加息影响最小的5大行业,对这5大行业的利
润影响力都在1%以下。由此不难看出,加息对于这些优势企业造成的
影响非常小。但对于这些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融资却带来了新的机遇,银
行在减少劣势企业贷款的同时,必然会加大优势企业投放贷款的力度,
使这些企业更容易得到新的融资。
当然,面对加息给一般企业借贷造成的负面影响,企业还会千方百
计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广开融资渠道。可选择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企
业委托市场、信托市场、票据市场等进行多元化融资,以满足企业合理
的资金需求,实现融资的新突破。
有利于企业提高自我积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我积累。许多企业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
注重自我积累,总是千方百计寻求银行、财政支持,而忽视了自身发展
的内在动力。靠借贷和外部得到的融资,总是要有成本付出的,高盈利
企业可以承受高负债的成本,而低盈利企业就很难承受。许多企业因难
以承受高负债的成本而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被压垮,这样的事例举
不胜举。相反,有些企业靠自我积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行业
的有力竞争者,这样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企业应当从中得到有
益的启示,并正确认识在加息后的新形势下,更要眼睛向内,提高内部
挖潜能力,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减少向外融资,依靠自身力量,扩张生
产规模,实现滚动发展。
有利于存款企业增加效益
加息一般来说都是双向的,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对借款企业增加
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对存款企业增加了收益。目前我国净存款的企
业还不是很多,但却有一些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本,得到了长足发展,成
为无负债企业和低负债企业,积累流动资金数千万元,甚至几亿元。对
于这些企业,加息无疑是件喜事,可坐享其成,稳收利息,如果企业的
领导者富有金融头脑,把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把死钱变为活钱,进
行委托理财,由于加息的影响和带动,存款企业所得到的收益会更大。

❽ 贷款利率不降反升会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贷款利率市场化已推行10个多月,但令人诧异的是,贷款利率不降反升,最终传导至产业链下游,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对此,有经济学家认为,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一环在于商业银行,75%的存贷比考核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对存贷比进行适当的改革有助于贷款利率的下行。与此同时,大额可转让存单有望于近期试点,我国利率市场化再迈步

“真的为贷款熬白了头,操碎了心。”在上海从事纺织生意的企业主李先生两鬓已经泛起“霜白”。他无奈地告诉记者,从今年春节之后,他曾经整晚地睡不着,害怕银行突然抽贷或者提高贷款利率,但如今这个噩梦仿佛又变为了现实。

“最近,银行对我们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又上调了,上浮幅度一般在30%-50%,最高的甚至达到60%,银行是一浮到底。而我们没有国有大型企业那样雄厚的资金,贷款成本的提升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别说贷不到钱,有时候真的不敢去贷。”李先生表示。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上海地区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差不多在18%左右,假设贷款100万元,每年就得还18万元,还要再加上3%左右的手续费也就是3万元,融资成本就接近21万元,比去年整整高出了20%。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自去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如今已经将近1年的时间了,但令不少像张先生这样的企业主诧异的是,贷款利率并未因竞争而下行,反而稳中有升。据记者了解,仅2013年全年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上升了0.4%。与此同时,央行推出的贷款基础利率也从去年10月的5.71%上升至今年的5.77%。

“下不去”的贷款利率显然成为了压在中小企业融资身上的“一座大山”。那么究竟为何在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下,贷款利率不降反升?“存贷比”制度近年来缘何广受争议?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大额可转让存单”惠利几何?利率市场化“下一步”又该如何迈进?

贷款利率不降反升

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 3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18%,比上年12月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7%,比上年12月上升0.23个百分点。另外,从利率浮动情况看,3月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70.25%,比上年12月上升6.84个百分点。

“利率还是很高,3月份非金融部门的贷款利率加权平均是7点多,加上上浮,国有企业市场上贷款利率将近10%。”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表示。

根据数据,即便在利率市场化下放开贷款利率已将近1年,但贷款利率也并未像人们之前预想的那样稳中有降,反而部分小幅走高,与此同时,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也未见下行。

“企业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主要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降低。因此,在信贷资源很稀缺,而市场需求仍然很旺盛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就很容易提升上去。”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从目前来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和资金面的紧张有关,可能属于阶段性现象。”

5月27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200亿元28天正回购,较5月22日缩量超三成,中标利率继续持平于4.00%。5月末最后一周,央行公开市场仅有500亿元正回购到期,无逆回购及央票到期,是央行正回购缩量提前维稳的主要原因,再加上5月29日央行和财政部投放4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该周公开市场有望延续小幅净投放。此前一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200亿元,创4个月来新高。

6月临近,银行理财产品揽储迹象又现苗头。“半年末时点将至,资金利率上行仍是大概率事件。”申银万国证券认为,事实上,在去年“钱荒”的教训之后,今年银行的“揽储战”已提前开始。目前银行陆续推出跨半年末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虽未现大涨,但亦有小幅回升迹象,6月“钱荒”再现的概率较小,但资金压力不容忽视。

一位商业银行交易员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表示当前资金面延续了紧平衡态势,机构融入继续增多,而融出更显谨慎。

“受互联网金融冲击和金融脱媒(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影响,2013年以来,银行业整体负债成本呈上升趋势,由此带动贷款利率向上迁移。”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杨驰告诉记者。

但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引导,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不可“操之过急”。

“央行货币政策起引导作用,推动利率市场化,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够到位的,这其中得有一个过程,金融改革如何与市场以及政府之间共同协调共进,都存在巨大的挑战。另外,最近CPI和PPI走势背离,在这个过程中间,到底由什么来反映利率的真实性,可能也是对分析者的考验。”李麟进一步解释。

“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反映在市场中每个主体对利率存有的一个敏感度,如今市场上有许多贷款的主体对利率市场化并不敏感,这就需要首先从国有企业入手,转变政府职能,让利率市场化这些主体对利率有充分的敏感度,从而大大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效果。”李麟补充道,“说到底,是现在利率市场化还未进行彻底。”

在利率市场化专栏中,央行也强调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型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和效果强化的过程,此时数量型政策工具和目标依然重要。从国际经验来看,美日英三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时间均在十年及以上。因此,中国短期内需要数量与价格相互协助,共同完成调控目标。

“推进之后至少还得看运行几年,才能够考虑利率市场化大踏步向前推进,因为还得看看这个制度推行以后是否合适,市场是否接受,大家是否认同,运行效果到底如何。”连平告诉记者,“不在利率市场化本身,而在于利率市场化一系列配套设施是否建立完善。”

专家呼吁取消存贷比

贷款利率“不降反升”,让不少专家学者将矛头对准了存贷比这一历时已久的货币监管制度,认为75%的存贷比考核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一时间呼吁取消存贷比的声音“不绝于耳”。

所谓存贷比,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

“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这项规定发端于1995年7月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法》。该法虽经多次修改,但对存贷比的规定却延续至今。

“在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单一的情况下,存贷比无论是作为流动性监管指标还是贷款额度控制指标都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金融脱媒的情况下,存贷比的弊端日渐显现。”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过去10年,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的增速基本是一致的,但从去年开始,存款的增速明显跟不上贷款的增长,两者相差两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差距更大,贷款增速为13.9%,存款增速为11.1%,相差近3个百分点。

连平认为,在“存贷差”日益加大的今天,“存贷比”这一监管制度变得尤为“惹人非议”,“一方面银行不愿意放手贷款规模的投放,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脱媒加快、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IPO开闸以及财政存款难以大幅下放等因素,使得现在银行存款增速明显放慢。因此,存贷比监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商业银行在市场想尽办法拉拢资金,比如每逢月末、季末、年末,银行推出各类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这些都势必会造成市场利率水平上升。”

具体来看,截至2013年末,已有多家上市银行的存贷比全线“飘红”:交行、民生、浦发、中信、光大、中行存贷比分别为73.40%、73.39%、73.01%、72.79%、72.59%、72.52%,其中招行以74.44%“稳居榜首”,逼近75%的监管红线。此外,从趋势上看,存贷比数据近两年呈逐步攀升的态势。市场流动性偏紧导致大部分中国上市银行2013年末存贷比上升、流动性比例下降。

因此,连平分析,对存贷比进行适当的改革将有助于贷款利率的下行。“如果同业存款也列入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的一个分目进行计算,商业银行就可以简单从同业市场获得资金。将分母做大,银行可以把更多贷款放出去,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疲于奔命,想尽一切办法用很高成本把资金拉进。”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也持有相同观点,其表示在《商业银行法》对存贷比指标暂没有取消之前,应尽快改变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计算口径,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一般存款统计,同时把同业存款也计入存贷比的分母,承认吸收同业的存款也是资金来源之一,降低一般存款与同业存款之间的套利行为。

此外,呼吁取消存贷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更完善的指标代替存贷比反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的巴塞尔协议中,已经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来监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这两大指标覆盖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更全面,比存贷比这一传统指标更准确。”李慧勇表示。

近日,监管部门对于“存贷比”这一制度的完善再一次提上“议程”:5月14日,上海银监局发布《关于试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相关制度安排的通知》中显示,“在试验区业务开展初期不对试验区业务和试验区内分支机构下达单独的贷存比考核指标”。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公开强调对城市中的分支机构存贷比放松。

在连平看来,短期内取消存贷比考核并不现实,“即使要取消,从法律上来说还要有程序,至少还要1-2年的时间。”

试水大额可转让存单

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是长期实行利率管制的我国金融市场迈出的一大步,虽然其效果并未“立竿见影”,但央行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没有放慢。中国人民银行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目前我国同业存单市场已初具规模,而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环,面向企业、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将有望于年内推出。

所谓大额可转让存单(NCDS),是由商业银行发行,可在二级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通常票面利率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略高,且利率可以浮动,这是它与定期存款最大的不同。大额可转让存单一般期限为14天至1年,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金额较大,例如在美国为10万美元,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金额相对较小,美国的最小面额为100美元。

家住上海的张女士只看了一眼今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一年期仅3.6%的票面年利率),便连连摇头说:“我是不会买的。”张女士很坚定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来一直在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现在的收益率和春节前后那段时间不能相比,但是想要买到1年期5%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还是挺容易的。

而张女士可能不清楚的是,以后一年期国债这种稳妥的理财方式,可能将逐步被银行所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所取代。

设想一下,不久的将来,张女士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工作人员会向她介绍大额可转让存单:一种市场化定价的存款单证,凭证上印有一定的票面金额、存入和到期日以及利率,到期后可按票面金额和规定利率提取全部本息。收益率不错,也可以通过银行随时转让给其他储户,自由买卖,转让时的利率随行就市。

“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对普通居民而言,无疑在其投资方式中又增添一类新的理财工具。”李麟告诉记者,“与此同时,这种产品拥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优势,首先是流动性好,其次相对于与第三方对接,或者两头在外的其他理财产品来说,由于大额可转让存单是定向发行,并且通常是银行和个人之间或者是银行和发行对手之间的交易,更接近于存款,储蓄性质更强,因此对于个人储户—尤其是风险偏好较低的储户,将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另外,在极端情况下,比如股市融资高风险,债市配置又会出现刚性兑付,储蓄大量回流时,大额可转让存单将会非常受欢迎。”李麟补充说。

对于将来大额可转让存单可能的具体实施细节,目前不少银行负责人表示,细则还未推出,但届时会在总行的设计安排和统一发布下时时跟进。“我们也非常希望细则的正式落地,会时刻关注,相信总行正在研究之中。”上海农商银行自贸区分行副行长季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李麟预测,未来中小银行推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动力更大,其次大额可转让存单的购买起点相对来讲并不会低。“如果购买起点太低的话,银行的成本会比较高。所以,在试点阶段,大额可转让存单的购买起点可能会设置得较高,至少在100万元左右。”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会有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分拆代销,从而降低门槛。期限可能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一般不超过1年。利率可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或者目前运行的同业存单利率定价。

据了解,大额可转让存单起源于美国,1973年美联储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成为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切入点,并逐渐成为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样,这一货币市场工具也在1979年的日本利率市场化和1994年韩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意味着利率市场化仅剩“临门一脚”—存款利率的放开。

“针对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可视为我国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连平认为,“存款利率放开的时间表既然已经确定,这将倒逼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启动。根据国际经验,大额可转让存单将根据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顺序渐次推出。”

❾ 利率上升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存款利率上升,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息收入,冲抵财务费用;贷款利率上升,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也就是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