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小微企业贷款如何脱虚向实
扩展阅读
有公积金贷款算几套房 2024-10-09 15:37:52

小微企业贷款如何脱虚向实

发布时间: 2022-04-26 08:22:10

Ⅰ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期,小微企业融资难上加难,破解这个难题迫在眉睫。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
一是小微企业和银行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了解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难以真实把握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履约状况,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被拒的比例较高。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下,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暴露无遗,普遍经营不景气,使银行望而却步。
二是缺少致力于小微企业服务的专门的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目前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银行机构数量有限,缺少统一的小微企业服务管理机构,例如小微企业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服务平台等。
三是各家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门槛较高,很多小微企业在成立年限、持续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信用记录等方面达不到银行的准入标准。
四是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部分符合银行准入门槛的小微企业中,却提供不出合格有效的担保。由于小微企业自身风险高,符合担保条件的大企业轻易不愿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很多小企业的评级达不到担保资格,无法担保;有的小微企业即使有房产,却是小产权房,或者长期办理不了房产证、土地证的资产,都是银行无法接受的不合格的抵押品。小微企业在无法取得有效保证、抵押的基础上只能求助于担保公司,而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也比较谨慎,反担保措施比较苛刻。
五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担保公司收费水平也相对较高,除了要收取贷款企业20%左右的保证金外,还要收取担保金额3%左右的担保费,使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
六是小微企业信用文化缺失,整体信用水平较差。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要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小微企业逃废债务使得银行加强对小微贷款发放的审核。虽然小微企业中也有很多信用等级较好的企业,但是小微企业整体的信用文化的缺失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小微企业融资难与小微企业自身特点息息相关,如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有限,尤其是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不真实、不透明,甚至没有财务报表,生命周期短,缺少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整体信用水平不高等。
小微企业融资难也与银行从业人员畏责畏难的思想有关。由于以往年度银行业小微企业不良率较高,银行从业人员普遍对做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心有余悸,担心不良发生后追责,造成不愿做小微企业业务、不敢做小微企业业务从而导致不会做小微企业业务的状况。在经济下行期,有的银行对小微企业业务采取退出策略,少做、不做小微企业业务,将主要精力放在其他业务上。
除此之外,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也缺乏法律和法规的保障。在转型发展、产业升级的形势下,在清理高耗能、高污染、淘汰落后产能的今天,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粗放经营的小微企业成为被治理整顿的对象。民间融资混乱等一些外部原因都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
三、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努力。
政府要真抓实干办实事,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方面做大文章。一是要在税收方面进一步优惠,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二是要搭建政府、银行、企业合作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要减少财政直接补贴少数企业,加大与银行合作“助保贷”的力度,将政府资金、政府公信力和约束力结合在一起,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三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完善和强化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化服务机构。四是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政府性的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积极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搭建增信平台,进一步简化担保手续,减低企业融资的成本。五是规划小微企业发展,完善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一是改进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要完善以客户群为主要对象的营销模式,大力发展商业圈融资、产业链融资、企业群融资,避免单打独斗,散单经营,提高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二是加快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各类客户群的融资需求。三是建立健全为小微企业客户服务的体系,积极打造小微企业专业支行。要加强渠道建设,发挥网点优势,提高网点开办小微企业业务的比率。要依托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银行贷款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度。四是注重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建设,打造专业专注的、高效的小微企业信贷流程。五是加强服务小微企业的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客户经理的作用。

小微企业要强素质、练内功、讲诚信。一是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增加其财务报表真实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三是要规范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杜绝资金的浪费和损失,加强存货的管理,避免过多的资金占用在存货上,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四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利用市场机制选拔和聘用高素质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要重视人才培养,为企业员工提供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以此来吸引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管理团队水平。五是要强化信用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

Ⅱ 小微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

第一,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摆脱小微企业长期依靠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被动局面,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企业信用等方面,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如盘活企业内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出租或出售闲置资产,实现结构优化。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其企业内部来筹集资金,如筹集企业员工个人存款。员工以其个人存款投入企业运营中,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一则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二则可以帮企业有效管理员工和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可利用股权进行筹资。如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中小板,进行上市。如果小微企业无法达到上市门槛,可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筹集资金,如杠杆租赁或售后租回等,这样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但同样可以更新先进设备,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有限资金另作他用,有利于企业提高自己的资金利用率。同时利用金融租赁进行融资,限制条件少,手续也简便易行,这样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进行使用,变现能力明显增强。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韩国等发展中国家都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中较好地运用了金融租赁这一手段。还有一些其他方式,如发行小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等。
第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国外的小企业贷款相比较大企业的贷款,利率就差1.5个百分点到2个百分点,而我国大概要高6个百分点到8个百分点,政府可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利息补贴和税收减免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第三,设立统一、高效的小微企业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并加强、完善对其宏观管理。一些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如日本在通产省设置了中小企业厅;美国设立了永久性的联邦机构小企业管理局;英国贸易工业部设有小企业服务局。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企业分属于各级政府及各个产业的主管部门,管理比较分散。可以把目前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进行剥离合并,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权威机构。
另外,需建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由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全部资金需要,加上资本金不足等先天缺陷,可在现有的金融机构中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部门,或者调整有些地域性银行的信贷投向,突出支持地方重点小微企业。这些在很多银行现已经得到实现。如农业银行在2011年1-10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940多亿元,增幅达20.42%,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的9.17个百分点,高于全行法人客户贷款增速的12.68个百分点。包商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专门的信贷部门,为北京市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第四,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机构难于有效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由银行的评级机构进行,但各家银行评级标准不尽一致,社会上更是缺乏权威性的企业资信评级机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和银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必要从法律法规着手,规范社会信用程序,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由此强化和引导小微企业对资信评级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信用风险较大,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和体系,为小微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坚强的后盾。如建立“小微企信用信息数据库”。除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外,该数据库还应包括企业上缴税费、为职工购买社保、水电费支付等非财务信息;该数据库可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及其他行为的记录统一集中和处理,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该数据库信息应满足时效性要求。还要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有效控制担保风险。以福建省为例,全省现有40家左右的专业担保机构,如福建省中科智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中联信担保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宏发担保有限公司等。目前全国30个省(市、区)组建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已达260个,共筹集担保资金76亿元。
第五,加强小微企业间的联合。如日本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事业组合加强联合,在采购、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有组织地进行合作;中型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分工协作关系。
第六,与其他政策,如税收政策等相结合,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2011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还有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免征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
总之,小微企业要走出筹资困境,既要注重“强身健体”,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发展,走向市场,大胆使用创新金融工具、拓宽筹资渠道、多元化筹资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国家和政府也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惟有如此,小微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Ⅲ 如何能够解决小微型企业的贷款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点浅见,有待高人补充。 银行当然愿意做大额业务,好的企业、项目基本处于银行上门送钱的状态,好比地方政府性投资、国有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等,几个到几十个亿的资金,一单做成够吃几年的了,但是现在业内竞争激烈,这部分又牵涉众多,除了国开行、农发行以及部分跟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银行,不是所有银行都会把这种作为主营业务来做的,小微企业贷款虽然数额不大,但是体量众多,这两三年也成为了银行间同业竞争的次重点领域,所以从银行角度来说,基本不存在能做而不愿做的局面,换言之,只要你符合条件,银行都愿意贷款。 现阶段我了解的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推出各种微型企业贷款、创业扶持贷款、其他商业性贷款,对微型企业主、投资人、合伙人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性的个人贷款等,基本能覆盖需求了,这些贷款有些需要一定的抵押担保,有些只要信用良好,项目可行性有说服力就行了,即使这样,还是给大众留下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印象,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企业自身造成的。 就我接触到的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主及借贷者,基本上是文化程度本科以下,深谙社会规则,藐视信用及法律,幻想空手套白狼,极个别的甚至给人一种你今天借给他钱明天他就携款潜逃的印象,普遍不具备做项目可研报告的能力,很多企业没有财务报表,对于银行的一些审慎性的审查觉得是在刁难,有抵押物也不想拿出来,这样的态度和素质,怎么让银行相信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和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Ⅳ 论小微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融资渠道单一

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营业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各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向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但多数小微企业的筹资仍然为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合资、投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利用率低。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而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因为机构相对较少,加之不能吸收存款,其贷款资金大多为资本金,面对小微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应付。

(二)融资成本较高

商业银行考虑到风险的因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会相应上浮,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小微企业的融资总成本比大中型优势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至数倍。这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要高于资金成本才不致亏本,很多小微企业就是因为其利润不足以支付其利息支出而陷入了资金困境。在长三角地区,有些小微企业更是将民间借贷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但最终企业难以为继。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所引发的小企业及微型企业融资问题更是引起了多方关注。

(三)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少

目前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这与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是极不相称的。但银行作为盈利机构,要做抵押贷款,小微企业没有足值的资产抵押;要做担保贷款,没有担保机构愿意为小微企业担保;要做信用贷款,小微企业又存在信用低的问题。加之受国家投资导向政策的制约,小微企业符合国家信贷政策支持的产业不多,所以商业银行面对这样的“三无”客户往往会考虑到本金收回的风险而最终选择放弃。

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第一,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摆脱小微企业长期依靠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被动局面,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企业信用等方面,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如盘活企业内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出租或出售闲置资产,实现结构优化。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其企业内部来筹集资金,如筹集企业员工个人存款。员工以其个人存款投入企业运营中,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一则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二则可以帮企业有效管理员工和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可利用股权进行筹资。如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中小板,进行上市。如果小微企业无法达到上市门槛,可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筹集资金,如杠杆租赁或售后租回等,这样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但同样可以更新先进设备,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有限资金另作他用,有利于企业提高自己的资金利用率。同时利用金融租赁进行融资,限制条件少,手续也简便易行,这样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进行使用,变现能力明显增强。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韩国等发展中国家都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中较好地运用了金融租赁这一手段。还有一些其他方式,如发行小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等。

第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国外的小企业贷款相比较大企业的贷款,利率就差1.5个百分点到2个百分点,而我国大概要高6个百分点到8个百分点,政府可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利息补贴和税收减免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第三,设立统一、高效的小微企业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并加强、完善对其宏观管理。一些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如日本在通产省设置了中小企业厅;美国设立了永久性的联邦机构小企业管理局;英国贸易工业部设有小企业服务局。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企业分属于各级政府及各个产业的主管部门,管理比较分散。可以把目前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进行剥离合并,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权威机构。

另外,需建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由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全部资金需要,加上资本金不足等先天缺陷,可在现有的金融机构中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部门,或者调整有些地域性银行的信贷投向,突出支持地方重点小微企业。这些在很多银行现已经得到实现。如农业银行在2011年1-10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940多亿元,增幅达20.42%,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的9.17个百分点,高于全行法人客户贷款增速的12.68个百分点。包商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专门的信贷部门,为北京市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第四,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机构难于有效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由银行的评级机构进行,但各家银行评级标准不尽一致,社会上更是缺乏权威性的企业资信评级机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和银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必要从法律法规着手,规范社会信用程序,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由此强化和引导小微企业对资信评级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信用风险较大,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和体系,为小微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坚强的后盾。如建立“小微企信用信息数据库”。除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外,该数据库还应包括企业上缴税费、为职工购买社保、水电费支付等非财务信息;该数据库可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及其他行为的记录统一集中和处理,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该数据库信息应满足时效性要求。还要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有效控制担保风险。以福建省为例,全省现有40家左右的专业担保机构,如福建省中科智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中联信担保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宏发担保有限公司等。目前全国30个省(市、区)组建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已达260个,共筹集担保资金76亿元。

第五,加强小微企业间的联合。如日本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事业组合加强联合,在采购、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有组织地进行合作;中型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分工协作关系。

第六,与其他政策,如税收政策等相结合,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2011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还有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免征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

总之,小微企业要走出筹资困境,既要注重“强身健体”,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发展,走向市场,大胆使用创新金融工具、拓宽筹资渠道、多元化筹资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国家和政府也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惟有如此,小微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Ⅳ 小微企业如何贷款

一、条件:

1、资金现金流充裕

2、小微企业业主信用良好

3、企业已成功两年以上

4、能够提供有效财力证明

5、小微企业主具有较强的还款意愿和按时足额还款的能力

6、银行要求满足的其他条件

二、小微企业申请信用贷款的流程:

1、提出申请

①授信申请、企业董事会决议(如公司章程要求)

②企业具体贷款用途及资金使用方向(用款计划、用款总额度)。

③还款来源分析计划和措施,并且就还款的资金安排做出每月的现金流量分析。

④抵押情况、其他相关法律性文件、函电等

2、进行审核

①立项

②信用评估

③可行性分析

④综合判断

⑤贷前审查

3、签署合同如果银行对贷款申请审查后,认为其全部符合规定,并同意放贷,则应该与贷款人签署《借贷合同》

4、贷款发放

合同签署后,双方按照合同规定核实贷款。融资方即可根据合同办理提款手续:提款时由融资方填写银行统一制定的提款凭证,然后到银行办理提款手续。

(5)小微企业贷款如何脱虚向实扩展阅读:

小微企业贷款难题的破解:

第一、全行动员,高度聚焦,将普惠金融作为战略来抓。提出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金融资源供给,人才与技术保障,安排专项贷款规模,配套激励费用,建构由上而下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全行近1.5万个网点均能开展小微企业服务,做到真做实做,做出成效。

第二、运用好金融科技,破解融资难题。通过金融+科技,打造了数据化、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服务新模式。

一是运用大数据技术,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基于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整合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广泛连接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评估客户资信,批量精准获客。

二是再造业务流程,打造“三个一”信贷模式。创新“小微快贷”,实现自动化审批,构建“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模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三是实行智能风险管控。将风险底线和风控标准嵌入系统,建立大数据选客控险、模型化系统排险、智能化预警避险等全流程风控机制。目前,“小微快贷”累计为超过45万客户提供了5300多亿元贷款,80%的客户为信用放款,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

第三、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搭建开放平台,将普惠服务融入小微企业生产生活场景,提供诸如行业、市场情况等查询,交易撮合、并购等服务。

Ⅵ 如何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想要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关键是想方设法降低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综合成本,包括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
一、降低小微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建立多层次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只有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多了,市场竞争加强了,才能提高小微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降低运营成本。
二、为小贷公司减免税收,降低其运营成本。目前,小贷公司仍适用一般工商企业的税收政策,税务负担不轻。如果国家能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减轻小贷公司的税收负担,进而鼓励小贷公司降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则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利用财政资金为小贷公司提供贴息支持,降低小贷机构的融资成本。对于那些支持符合国家重点产业目录小微企业,以及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小贷公司,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融资支持,并对小贷公司从商业银行融资提供财政贴息,降低其融资成本。
四、建立专门“支农支小”批发基金,定向支持小贷公司服务小微、服务三农。央行已有“支小支农”再贷款业务,但仅限于向正规金融机构开放,建议央行放宽准入范围,重业务本质,轻机构性质,只要小贷公司真正地“支农支小”,就可以申请再贷款的支持。国家财政和大型金融机构也可以合作建立小微贷款批发基金,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门为“支农支小”的小贷公司提供批发资金支持。
小企业大作为,小微企业不仅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想要从源头上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除了在银行增加供给上下功夫,还要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力度。

Ⅶ 在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第一次从事这种工作,不熟悉!

我自己写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银行调查中小企业贷款注意事项
一、到企业第一件事要审查什么?或者说业务背景是什么?
就是指业务自身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中包括:这笔业务的来源、关系背景等等,本人认为,来到企业,首先是确认实际控制人是谁。多年来我们的银行吃过相类似的亏,来到企业,聊聊天,转一圈,企业规模像模像样,就觉得这个企业还可以,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是企业昨天才准备好的现场,结果呢,我们闹了半天,参观的只是一家空壳公司。
如何判断 “他”是不是实际控制人,本人归结出几点企业共性供同僚参考:
1、老板对企业的熟悉程度,包括办公摆设、企业经营状况、所处行业知识等;
2、老板对自己办公室的熟悉程度,如:办公室茶具的使用、办公台(电脑)熟悉程度等;
3、办公室里是否有老板生活用具;
4、在我们交谈过程中是否有人员经常进来要老板签字或者咨询问题。
二、对企业有一个大概认识。
从来到企业开始,进入企业办公区,可以一路观察企业生产、生活区域结构,经营场所,设备状况,员工精神状态等,从中我们可以估算出企业经营状态,例如:我们碰到过企业员工为了业务上的事情在大厅里争吵,这里说明什么,可以说是内部协调出现问题,也可以说明企业具备一定的活力;又如: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家有养鱼、烧香、种植盆景等习惯,如果鱼缸没有打气、花草长时间没有人打理,这种企业我们就要小心,不是忙得没有时间打理,也许是企业的管理水平或者企业归属感改变了。
三、与老板正式面对面交谈。
不同人有不同的谈话效果,好的金融从业人员在交谈中不但能将企业真实情况了解彻底,还可以让企业老板对他充满信心,为将来达到业务收益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相反,不会掌控交谈节奏的人,即使你提出再好的方案,对方还是不放心,更不要说提供什么企业信息。
我们会发现往往行长来或者是分行审批人员来与客户交谈,能实现贷款条件的可能性具有很明显的差别,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家气场不同,其结果是坏的企业随便应付你,好的企业不会给你很好的条件,即使将来业务办成银行也不会有很大的综合收益,而且永远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我们很难有议价能力,这种企业做大做强后流失率会很高。
这个阶段本人推荐几个要点:
1、事前准备,客户经理在去现场调查前一天,尽量通过所有可以的渠道了解企业背景,并针对本行信贷调查要求,逐一列举需要获得企业信息的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我们在现场时就可以避免因紧张而导致思路混乱。
2、使经营者尽快放松,大部分老板都希望以强势面对银行,但实际上心里是没有底气的,交谈前期应谈论一些轻松话题,获取他的信任。
3、按照之前准备的资料,有次序的、系统的引导老板介绍企业情况,我们最终还要在自己的脑海里整理出一套由经营者口述的财务报表,这个报表的形成,与下一步到财务室核查会计资料起承接作用,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测算出企业实际资金缺口,现金流情况,以致可以初步推断出本笔业务的贷款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交谈中,切勿让老板“习惯性”跑题,要不然,很快就要到吃饭时间了。
4、找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违约成本等信息。
注意事项:信息不匹配,企业在对外回答问题时,一般会提及以下几个概念与我们有所差别,如:销售额、销售收入、下游客户等等,对于老板,我在外面拿到多少订单,工厂生产多少产品就是我的销售额,只要我的产品最终是给富士康使用的,我就是跟富士康生产产品;对于财务人员,我有多少出货单我就有多少销售额,当中,还包括代工不包料的加工费收入;但是,对于银行,我们看中的是企业银行流水,银行对账单入账多少,企业销售额多少。当中出现的数据误差相当明显,因为销售确认法与入账确认法产生的销售额误差可以相当大,接一手订单跟二手订单的收入结构和业务风险截然不同,二手单一般不包括原材料价格,按期回款的安全系数也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在办理业务中,应明确细分企业收入的结构,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规避相关风险。
四、财务室核查企业数据情况。
对于企业提供的资料给予客观确认,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第一,收集需要上报贷款业务所需的资料,第二,确认相关财务数据、合规合法文件等资料。以下本人提供几个要点供大家参考:
1、彼此了解,解除戒备。大多数企业财务都不健全,见到有人来查账都会觉得不自在,在不知前因的时候我们很难获得全面真实的财务信息,再有,我们之后需要补充材料,咨询疑问时希望客户尽快配合,因此,我们必须要打破对方戒备,让她放松警戒,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比如:请老板引见、交换名片、表明这次核查的方式和目的等。另外,在整理贷前资料及贷后维护上,之前的良好关系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2、核查财务电脑台账、套帐,抽取相关相关凭证加以确认,一般情况下银行客户经理不会花太多时间在这个环节,一方面是因为时间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相关人员对于工业会计认识不深,我不想避讳这个问题,事实上,多年来由于银行业发展过快,特别是沿海一线城市,导致许多经办人员还没有来得及学习、消化、积累相关工作经验,马上就被派到“实际战场”,甚至现在有些经营单位的客户经理到岗两三年就已经成为本经营单位的老师傅,导致贷前调查粗制滥造,不但增加审批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风险。这个环节我想至少我们要做到“亲眼观,亲手查”。以下把本人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的几点特殊问题提及参考:
①对账单与网银账户明细不符,这是企业做大现金流水的途径之一,现在只要你懂得使用电脑软件,就很容易更改网银资料,因此,我们必须亲眼核对,最好是要求企业打开网上银行系统核对;
②收入结构的细分,按企业原材料采购金额与成品价格占比不同,本人将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工包料生产,毛利一般在20%左右,另一种是包工不包料生产,这种企业资金回笼较少,但是利润率较高,滞销情况较少,在考虑其销售额、盈利能力、还款能力时,应加入逆向计算考量。如果纯粹收加工费的企业,今年的行情,本人建议谨慎介入,因为这些企业主要接到的是三、四手订单。如何判断企业是否纯加工生产企业?有一种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合同单价。
③查看他行《贷款合同》,确认是否有相关约束条款;
④设备再抵押,曾经发现有企业将已在境外按揭的设备交给我们,准备蒙骗银行作再次抵押业务,本人曾在审查企业银行对账单时,发现每个月企业都会有一笔固定资金转出,收款人注明某银行机械按揭部(英文缩写),在不断追问下,对方最终不得不承认相关事实。我想,其实国内银行在存量贷款中已经有一些类似再抵押业务发生了。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大家是否应该吸取其中经验,避免风险再次出现呢?
⑤贷前多次到企业拜访,你将获得更多的企业信息和收益,这不单只对自己工作的负责,还可以得到老板的信任和理解,让彼此之间都能珍惜每一笔业务的成果;
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反映的企业销售收入不符,按照《会计法》要求,企业可以有三种销售收入记账方式:1、销售确认法,即凭出库单记账;2、开票确认法,即以开出增值税发票作为凭证记账;3、到帐确认法,即以收到货款作为入账凭证。三种记账法都符合要求,但是,企业对银行提供的数据一般是以“销售确认法”入账的财会报表,而税局一般要求企业申报的是以“开票确认法”确认的销售收入,我们在分析企业经营能力时,应该参考多面因素客观分析。
五、现场考察生产车间状况。
通过现场目测设备、仓库、开工率、成品等状况估算企业年销售能力及管理能力等。
1、设备状况,包括:品牌(国产、进口)、使用率等等,一般零部件加工企业使用最多的是CNC加工中心、冲压机、注塑机、车床等,不同的设备产生的效益不同,五年前一台320注塑机日加工费收入可以达到1000元左右,设备回报周期在一年半以内,现在由于竞争较大,订单减少,一般需要两年多时间,由此,我们还可以推算出企业整体生产规模;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状况,我们可以推算出企业资金周转率,例如,精密度高的零配件销售价格较高,收款条件较好,一般以月结为主。
2、部门设置是否合理,管理较好的企业一般有质监、研发、仓管等部门,我们通过参观这些部门的摆设合理性(包括人力及硬件设备)判断企业发展状况。例如:模具制造厂,由于模具设计占整个产品价值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企业拥有一个稳定在三、五人以上的设计部门,就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存货的提示,存货当中分原材料和成品两大类,材料整体堆放情况看出企业管理水平,成品包装可以判断出企业销售情况,包括流转情况、下游客户质量、是否滞销等,例如:模具加工厂生产出来的3m*3m和6m*3m模具,由于工艺流程难度区别较大,产生的效益相差很多,其市场竞争力明显拉开;另,仓库中原材料可以判断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资金压力、年销售额等信息,例如:目测原材料价值,参考企业销售周转率,两者相乘,可以估计企业全年销售规模。
4、考勤卡、电费的提示,有些企业24小时开工,并不意味着生意很好,比如说线材企业,在生产高精密铜线时,由于设备制约,不允许快速拉丝,企业必须24小时加班才能完成生产计划。另外,我们在参考电费情况时,有些同僚往往注重缴费金额而忽略实际度数,我们拿出深圳电费缴费清单参考,这份清单右下角清楚列明,用电收费分峰期、平期、谷期三个时间段,电费单价分别为1.08元、0.73元、0.28元,前后相差三倍多,如果完全以缴费金额判断企业开工情况会有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