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运用再贷款组合拳
扩展阅读

运用再贷款组合拳

发布时间: 2022-05-08 21:46:54

Ⅰ 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是什么意思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国的再贷款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总称;广义的再贷款是指再融资的概念,包含票据再贴现。但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三大法宝之一,应排除在再贷款的范畴外。贷款是一种带有较强计划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行政性和被动性。但是应该指出,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经验,任何一种单一的、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都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宏观调控,而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配合和协调。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Ⅱ 货币政策工具将怎样“灵活运用组合”

进入2015年不过十几日,“流动性”就显示出不凡的热度。
1月16日上午,央行发布消息称,近期已下发《关于完善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管理政策 支持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改进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发放条件,明确金融机构借用央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数量和利率量化标准,并增加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500亿元。
而就在1月14日,市场上传来央行“从容应对流动性”的消息。消息称,近日,央行续作约2800亿元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主要“一对一”面向中信、浦发等股份制银行。
市场分析认为,通过央行短短数日内的操作可以预见,为保障全年经济实现稳增长目标,手握各种政策工具的央行,将继续发挥定向调控的思路,既不会“大水漫灌”,也不会让资金紧张超出市场承受的范围,而是精准发力,通过各种工具组合的运用拿捏好“合理充裕”的尺度,不断加强流动性管理。
央行刚刚公布的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也显示出2014年流动性管理已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数据显示,2014年末,M2余额为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外,2014年12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49%,比上年同期低0.67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49%,比上年同期低0.79个百分点。
“从数据情况看,2014年我国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利率水平总体呈回落态势,金融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和结构调整。”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日前刚刚闭幕的2015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对今年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明确,今年将“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其中,“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是一个新的提法,这一确切表述尚属首次。
总量把控下的定向发力
尽管“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的表述提法新颖,但这一理念贯穿了整个2014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这一年,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实现了几个组合:
价格型和数量型工具的组合。年内,央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在运用数量型工具的同时,于年底祭出不对称降息,并进一步扩大了存款利率上限浮动区间,实现了对价格型工具的创造性运用。
长短期政策工具的灵活搭配。这一年,央行创设并运用了包括抵押补充贷款(PSL)、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一系列流动性管理工具。这些工具长短结合,有效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
定向型工具和全面型工具配合发力。2014年初,央行前瞻性地在北京、江苏等10个地区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同时,根据流动性不同的特征,创设了多个工具,定向并定量地释放流动性,如PSL、MLF等。这类工具与降息等价格型、偏向于全面调控的政策工具配合使用,使得全年操作亮点纷呈。
“无论是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还是传统的再贷款、降息、降准等,工具使用频率明显较以往加大,调控的‘精准’、‘小步’、‘频率高’等特点很好彰显了灵活特性。”接近央行的分析人士表示。
一位熟悉央行的权威人士则将2014年全年货币政策操作概括为:“以结构带总量,以点带面,以微刺激政策促进经济整体平稳增长,以定向带全面”。该人士强调,2014年最为显著的操作特点是“定向”,预计2015年定向的思路仍将继续,并进一步发扬光大,结构调整的目标将与总量政策相结合,这是今年货币政策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工具使用上,定向的工具操作仍将占据主流。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以管理和调控货币总量为主,但在特殊时期,货币政策也发挥出了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这不仅有理论基础,也有着较为成功的国际实践。”上述人士表示。
比如,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开展定向操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为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新动向。美联储实施“扭转操作”以打通短期利率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梗阻,欧央行推出“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引导资金通过信贷等途径流向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我国央行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符合国际趋势。
显然,2014年两次定向降准、创设抵押补充贷款工具、改进合意贷款管理等定向措施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路。
宏观调控任务更加艰巨
强调“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的政策考量之一,在于今年货币政策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宏观调控任务更加艰巨。
记者从接近管理层的相关人士处获悉,近期中央的各项会议都显示出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点关注,这表明今年经济确实比较复杂,充满不确定性。而近期公布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亦显示出这一特点。
该人士称:“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意味着稳增长仍是今年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一方面,央行不能大面积‘放水’;另一方面,还要落实保增长的任务,这就意味着在工具使用上要精准发力,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也处于调整和过渡时期。当前,宏观调控仍需要在稳增长、防风险和去杠杆之间进行平衡。在此复杂局面下,单一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较为有限,有必要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进行组合操作,灵活搭配使用。
连平进一步表示,在总量和结构问题同时存在、短期宏观调控和长期结构调整并行的复杂形势下,任何单一政策工具的效果都可能比较有限,需要运用政策“组合拳”进行灵活调控。鉴于定向降准在提高调控的针对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效果,预计2015年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等定向调整工具有可能继续被使用,但频率不会太高,综合运用各类工具、灵活搭配使用将是2015年货币政策操作的“主旋律”。
而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灵活运用工具组合”至少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松紧适度,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采取相机抉择,进行逆周期调控;二是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结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与SLF、MLF、PSL择机使用;三是总量和定向的结合,比如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定向再贷款。
“这种政策内涵还会随着宏观调控形势的变化不断得以丰富。”温彬表示。
流动性扰动因素不可忽视
“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5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有哪些因素会对流动性产生影响?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国际收支状况。过去,在国际收支大幅顺差的情况下,央行外汇占款增加是创造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国际收支趋于均衡。其次,央行使用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都会影响流动性,有些直接影响基础货币,有些通过影响货币乘数来影响广义货币。再次,金融机构行为。比如,如果银行出现惜贷行为,就会弱化货币派生的功能。有些监管政策和金融创新也会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来影响货币乘数。”
在进一步的采访中,受访专家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总结了未来一年中扰动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外汇占款变动的影响,而这又和国际收支变化密切相关。在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收窄、美国退出QE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增速持续下降。2014年1至11月累计新增外汇占款不到9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1.6万亿元。2015年,在美国进一步退出QE甚至加息、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中国经济仍有下行压力、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预期出现分化的情况下,预计外汇占款仍会低迷,不排除出现持续数月负增长的可能,从而对国内流动性构成紧缩的压力。
其次,贷款的存款创造能力有所减弱。预计2015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在10万亿元至11万亿元,绝对水平并不低。但近年来,受金融脱媒加快、互联网金融崛起对存款分流的影响,贷款的存款创造能力有所减弱。2014年以来,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持续低于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而存款增速只有9.6%。未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贷款的存款创造能力趋弱。
再次,财政存款变化影响流动性波动。财政存款不计入一般性存款,财政存款增加对流动性有紧缩影响。201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会有所加大,赤字率有所上升。但财政存款的季节性变化仍会影响市场流动性,造成流动性的波动变化。
“总体上看,对2015年流动性有负面收紧影响的因素居多,这需要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加大投放、SLF等新型政策工具以及必要时下调准备金率来加以综合应对,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连平称,针对我国经济的复杂性,当前货币政策尤其需要有机结合价格、结构和总量开展操作,以寻求更好的效果。
2015年货币政策预想
“从央行近期货币政策操作的从容不乱、有序发力来看,尽管今年经济形势复杂,但央行无疑已做好了政策和工具储备。”来自工行的市场分析人士称。
有关人士表示,综合各方面信息分析,央行于2014年初在北京、江苏等10个地区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今年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央行去年两次实行定向降准,后期效果有待评估。评估效果将成为是否继续定向降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合各方分析,2015年货币政策操作预计将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继续丰富工具箱,完善工具储备。继续加强对国际流行政策工具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不断丰富和增加工具篮,并对这些工具进行组合和运用。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灵活搭配、合理创新。
二是不断创新工具组合。要进一步研究归纳各类工具特征,不断完善工具箱中长期、中期、短期品种;精准把握工具操作量、发力方向和节奏。认真探索并思考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采用什么工具这一问题。同时,积极完善一套非常规的货币操作机制,以应对宏观条件的不确定性变化。
三是继续坚持定向调控的思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应发挥货币当局更大的主动性,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继续坚持定向调控,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宏观审慎政策参数调整力度。适度增加贷款进度弹性,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和季节性规律合理把握贷款投放节奏。
连平认为,其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SLF、MLF、PSL等创新工具的使用力度,充分发挥这些工具灵活性、针对性、引导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传统工具进行适时、适度调整。既要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及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等数量型工具,确保货币和信贷总量平稳运行,又要充分发挥基准利率、汇率中间价等价格型工具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保证汇率运行基本平稳。

Ⅲ 再贷款与再贴现的异同

一、相同点:

1、再贷款和再贴现都是由中央银行提供,两者都是为金融机构提供支持的行为。

2、再贷款和再贴现都是人民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和进行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

3、再贷款和再贴现都是人民银行对国家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不同点:

1、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2、在金融领域,人民银行对银行业机构发放的贷款,即人民银行贷款称为再贷款;而将人民银行对银行业机构商业票据进行的贴现称作再贴现。

(3)运用再贷款组合拳扩展阅读: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同时,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债券信用增进公司等机构,在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多种手段,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督导民营企业规范经营中的作用。

Ⅳ 北京多部门联合防范经营贷流入楼市 打响查流向、控环节“组合拳”

北京楼市的降温措施还在持续升级。
近日,北京市多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大数据筛查、专项检查等方式,防范经营性贷款等违规流资金入房地产市场。
2月18日,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在旗下公众平台“京房字”指出,防范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从金融方面,肯定是从三个环节来监管——贷前要严格审批、贷中严格支付、贷后严格管理。
而在8天前的春节前夕,北京银保监局、央行营管部(下统称两部门)曾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
更早前,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联合专项核查工作组还对部分银行机构,以及链家、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经纪机构总部或门店,开展了经营贷发放和中介活动专项检查。
紧抓三环节
根据监管要求,在贷款的申请和审批环节,各个银行审慎向近期申请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或购买住房的客户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针对的就是用经营贷来购房的行为,防止信贷资金转入与借款人经营活动无关的账户。
“京房字”坦言,经营性贷款必须用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而不能通过制造虚假业务把钱“倒出来”。
两部门还要求各银行,签订个人经营性贷款合同时,应设定针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各类不诚信行为的约束性或惩罚性条款,并充分提示借款人。
对于部分注册和变更空壳公司、伪造虚假合同、虚假流水做账、套取公户资金等违规“助贷公司”、“小贷机构”,对此两部门此次明确规定,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合作贷款业务的合规管理力度,如审核发现为借款人违规获得个人经营性贷款提供“过桥”资金、以“空壳公司”包装借款人资质等行为的中介机构,应立刻终止业务合作,并将相关线索上报监管部门。
对于查实的违规行为主体,无论是金融机构、助贷机构还是房地产经纪机构,“京房字”表示都将依法严肃处罚。此次春节前银保监、央行银管部也在通知中明确提出,银行机构对因信贷管理不审慎导致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将从严从重查处。
严查资金流向
经检查组核查发现,西城区某购房人于2020年新注册了一家小微企业,之后购房人网签了西城区重点学区的一套二手房,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该购房人先后从两家银行申请了数百万元的经营贷。
“京房字”坦言,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通常采用的是先全款购房,然后以房子为抵押来套取贷款。因此,核查对象主要是在购房日期前后,出现过申请使用经营贷行为的购房人和其直系亲属。
另外,“京房字”强调,其他比如消费贷等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也在核查范围内。
对于正常资金全款购房、没有申请使用过经营贷的购房人,并不在核查范围之内,所以,此次核查并不会影响普通购房者。
“京房字”表示,下一步措施是多部门联合核查经营贷资金的流向,即通过银行的配合,检查人员会调查该笔经营贷在发放后的主要用途,以及确认其是否用在正常企业的经营中。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副部长带队到北京调研会商房地产调控工作,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首都房地产市场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投机炒房、渲染炒作,如出现局部量价上涨苗头,将迅速采取针对性调控措施,确保市场稳定。

Ⅳ 再贷款的定义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根据贷款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信用贷款和再贴现两种。信用贷款是指人民银行根据金融机构资金头寸情况,以其信用为保证发放的贷款。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2条和第27条的规定,信用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不包括商业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所以,在中国,再贷款即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
再贷款是一种带有较强计划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行政性和被动性。但是应该指出,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经验,任何一种单一的、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都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宏观调控,而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配合和协调。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结合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环境,可以肯定,再贷款是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一项有效的间接调控手段,在调节基础货币总量,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护国家信誉方面发挥了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Ⅵ 援企稳岗!打“加、缓、返、补、帮”政策组合拳

南都讯 记者董晓妍 2月21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也就是2.0版“促进就业九条”。2.0版“促进就业九条”提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打出“加、缓,返、补、帮”援企稳岗政策组合拳,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近日,针对2.0版“促进就业九条”,广东省人社厅从五方面进行解读。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0版“促进就业九条”提出,要用好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对国家和省确定的参与防疫的重点企业提供利率上限不超过一年期LPR减10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并通过配套的财政贴息,确保相关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
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不抽贷、断贷、压贷。
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
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最长3年的担保贷款,按贷款基础利率的50%给予贴息。

对“五险一金”等允许缓期办理
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企业,2.0版“促进就业九条”允许延期至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补办补缴;补办补缴社会保险费用免收滞纳金,相关待遇正常享受,不影响参保个人权益记录。
近期,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等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广东省将坚决贯彻落实。
允许患新冠肺炎的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展期1年还款;在疫情防控期间未能及时还贷的,借款人可在疫情解除后30天内恢复正常还款并继续享受贴息。
允许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办理就业创业补贴的扶持对象,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补办。

实施稳岗返还政策
2.0版“促进就业九条”规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同时,放宽所有受疫情影响企业享受稳岗返还政策条件,将裁员率标准调整至2019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即5.5%以内;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进一步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
此外,今年将继续实施困难企业的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政策,对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或按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50%的标准确定,具体由各地级以上市结合实际选择。

发放就业创业补贴
对职工因疫情接受治疗或被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企业所支付的工资待遇,2.0版“促进就业九条”规定按照不超过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的50%补贴企业;对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在疫情防控期间新招用员工的企业,按每人不超过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
对疫情防控期间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减免租金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示范园区,鼓励各地给予一定运营补贴。
目前,佛山市已专门安排2亿元用于受影响企业和职工的就业补贴;茂名市向生产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茂名消毒用品厂有限公司主动推送有关政策,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

加大企业用工保障帮扶力度
此外,2.0版“促进就业九条”提出,疫情防控期间,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保障重点企业尽快达产复工。
对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协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帮助企业招工、恢复生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各地可给予一定补贴。
建立应急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劳资关系纠纷,可通过12333服务专线开展应急公共法律服务。
鼓励企业“点对点”采取组织专车、专列等方式帮助返乡务工人员返粤返岗,各地可给予一定补贴。

Ⅶ 从 “工业增加值”看“新基建”的内涵

盘面观察

截至收盘,沪指涨0.50%,报2852.55点,成交额为2337.59亿元;深成指涨0.89%,报10621.50点,成交额为3835.29亿元;创指涨1.12%,报2043.44点。从盘面上看,数字货币、医疗器械、RCS板块居板块涨幅榜前列,机场航运、采掘服务、石墨电极板块居板块跌幅榜前列。

后市展望

上周五公布了一季度GDP,-6.8%,这个数据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政策的变化。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打出“六稳”到“六保”的政策组合拳,并向市场发出将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充裕的信号,这为后续央行更大的货币宽松政策埋下伏笔,从市场长期角度来看,成为A股上涨的动力。

落实到行业领域,可以先看一个宏观数据,1-3 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8.4%,前值-13.5%,而其中高技术制造业(-3.8%,前值-14.4%)改善了10.6 个百分点,说明资金的流向已经在发生变化。未来一段时间,“新基建”将是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操作策略

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方向,或将成为短时间内资金关注的重点方向,尤其是新老基建中一季报业绩向好、质地优良的行业龙头。【首席投资顾问 文赋,执业证书编号:S0260611050006】


Ⅷ 郑州再次表态加大信贷支持房地产 房企希望“落地见成效”

“现在,只能缩表等待。”在郑州投资做房地产开发的某前TOP30强房企的高层人士表示。
这一企业已在郑州市场发展多年,自去年暴雨、疫情发生以来,他所在企业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再加上贷款收紧,困难加重。
一个好消息是,郑州市又在同有关部门协调,以加大信贷在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重点支持力度。
据河南省人民政府4月14日消息,4月12日上午郑州市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副市长李黔淼出席并讲话;中央驻郑州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上,李黔淼表示,今年一季度郑州各级金融机构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金融政策措施,扩大信贷投放,全市金融业整体运行平稳。
围绕下一步工作,李黔淼强调,各级金融机构要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在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加大对制造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有机更新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会上,对于如何加大对房地产业领域信贷支持并未说明。针对具体的支持方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致电郑州市金融局了解情况,该局工作人员表示,“具体会议内容不便透露,可关注官方信息发布”。随后,记者分别联系其他参会的有关部门及银行机构,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金融支持非常重要,也能收到立竿见影效果,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是希望为房地产融资找到合适的出路。”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规划研究室主任黄征学表示。
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以来由郑州市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此前的3月4日,郑州2022年第一次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召开,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何雄在会上表示:“希望金融机构要抢抓‘三大机遇’,聚焦灾后重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规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虽然官方尚未对外通报郑州房企信贷融资方面的数据、举措等情况,但仅仅一个多月就连续两次开会且均提到要加大对房地产业信贷支持力度,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郑州房企的资金诉求,更意味着郑州房地产业形势已经出现深刻变化。
按照郑州市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市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实施方案》来看,2022年郑州要力争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以上。同时,该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央行持续指导金融机构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鼓励优质房企发行并购贷款等机遇;采取措施确保在建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按照建设进度实施,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助企稳企常态机制,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来自政府部门的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2021年,郑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同比降低10%。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郑州商品住宅市场承压较大,成交面积和金额骤降,整体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1398万平方米,同比下滑约25%;商品住宅成交金额约1769元,同比下滑约22%。
受此影响,市场信心下滑,本身就钱紧的开发商“缺钱”成了常态。
为缓解困局,在上述两次金融会议之前,今年3月1日郑州发布了“18条”楼市新政,专门提到给予企业项目贷款支持,包括定期组织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对受困企业贷款展期、续贷,按照依法依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房地产企业并购贷款支持。
“18条新政”发布的第二天,河南省房地产业协会对外发布了关于统计上报开发企业(项目)融资需求的通知,有部分企业进行了上报。
彼时,针对房企融资情况,一位股份制银行郑州分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国企、央企有一定支持,考虑风险问题对民企等不得不或明或暗收紧甚至停贷。
一系列组合拳之后,这种局面是否有所缓解?4月15日,记者再次联系上述银行人士,他表示:“银行在贷款方面仍然管控严格,尤其对民企。”
上述行业排名前TOP30房企的高层人士同样表示,此前河南省政府方面在处理不良债问题时,倾向帮助企业成立债务委员会,但最终出现了企业逃废债银行买单情况,加剧了银行风险,也使得河南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受此影响,郑州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于民企的信贷审批比较谨慎,只有地方性城商行在政府指导下有所动作。
“目前存续贷款方面好些,新增贷款依然紧张,借新尝旧基本不可能。”上述行业排名前TOP30房企高层人士称,在当地政府协调下,省行、总行对房企的信贷态度相对积极,但涉及具体业务与地方分行沟通时,往往很难获得进展,希望这次协调可以见到成效。
因贷款放松不明显,他们已经暂停了部分投资,目前在想方设法将现有项目建好交付好。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指标,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为-19.6%,下滑明显。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数据来看资金面总体上表现并不良好,也说明房企对于当前政策的放松并没有感受到。
面对这种局面,黄征学建议,要从政策着手,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债券融资。
黄征学还看到了更深刻的问题。他称,郑州力争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以上,是落实中央和省里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河南省也把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作为重要工作,此举也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满足百姓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
面对低迷的市场,据郑州日报消息,2月15日召开的“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郑州市代市长何雄亮出了他对郑州市房地产业的分析判断,“郑州房地产市场现在遇到一些小困难,将来不会有大问题,市场需求平稳可期,供给侧也在优化调整。”
何雄认为,近年来郑州活力不断增强,国字号“头衔”越来越多,很多头衔的“含金量”都很高。如国际航空大都市、国际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等,也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国际郑”底气越来越足,未来,人口、资本等要素还会进一步向郑州集中。可以说,郑州的发展潜力很大,后劲十足,社会各界对郑州的预期特别是房地产业发展非常看好。
相关政策调整下,投资主体都在关注郑州房地产市场新的走势。

Ⅸ 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是什么四个选

你好,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根据贷款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信用贷款和再贴现两种。信用贷款是指人民银行根据金融机构资金头寸情况,以其信用为保证发放的贷款。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2条和第27条的规定,信用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不包括商业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所以,在中国,再贷款即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再贷款是一种带有较强计划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行政性和被动性。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结合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环境,可以肯定,再贷款是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一项有效的间接调控手段,在调节基础货币总量,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护国家信誉方面发挥了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Ⅹ 四大看点!央行时隔四年再出降准“组合拳”有何深意

9月16日降准0.5个百分点,全面降准加定向降准两种形式,释放长期资金9000亿元

降准“靴子”如期落地,且央行一次性祭出全面降准加定向降准两种形式,上一次出现这种“组合拳”还是在2015年10月。

央行9月6日公布,决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外,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本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今年以来,央行已实施过两轮降准。由于经济存下行压力,市场对货币宽松有一些呼声,不过央行有关负责人6日明确表示,此次降准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因此,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此次为何采取“全面降准+定向降准”?

本次降准“组合拳”的方式,在9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有过“暗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货币政策表述上,强调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的工具。

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定向降准是完善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档两优”政策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服务基层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次采取全面降准加定向降准的形式,首先是解决银行体系共性的需要,其次是有针对性地降低一些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因为中小银行负债方面可能更加困难些。

对此,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分析称,这次央行执行“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相结合的政策,是对前期货币政策的微调。前期货币政策的思想是,如果要进行逆周期调节,主要靠公开市场操作即MLF和定向降准。这次执行了全面降准,是更加宽松的一个货币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对冲措施。

股市、楼市将如何走?

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降准信号后,9月5日A股高开,当天沪指盘内一度冲破3000点,上一次站上这一关口还是在6月下旬。而截至6日收盘,沪指9月以来已经五连阳。从历史来看,今年1月全面降准后,沪指开启了上涨行情,从低点2440点,最高涨至3288点。不过也有过降准后股市下跌的情况。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认为,降准进一步利好中国股市。最近中国股市一片向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降准之后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必然会让上市的各家企业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帮助,那么无疑将会有更好的业绩向市场展现,从长期来看,降准将会有助于中国股市的进一步发展。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投资者对于逆周期政策的出台有了更高的预期,市场的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金九银十”行情必将更加强劲。

对楼市来说,经历了上半年一轮“小阳春”后,近几个月政策持续从严。尤其是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我国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明确信号,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诸葛找房副总裁苑承建表示,本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并不是针对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方面的调控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放松迹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房贷利率上升幅度要小于预期。他表示,10月份要推行新的LPR贷款定价机制,所以部分城市可能基点是会有所上调,但是相对来说,银行更有意愿积极放贷。

房价方面,严跃进认为,稳房价或转向稳秩序,后续房地产市场依然会两手抓,一手是积极鼓励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另一手是强化对房地产交易秩序的稳定和管理。

此外,对实体经济而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李义举认为,降准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创造了条件。我国企业融资模式普遍属于信贷依赖型,商业银行成本降低的同时信贷成本也会下降,因此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增加了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经济企稳创造了条件。

未来是否还有降准空间?

加上本次,央行已在年内进行过三轮降准,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还有降准空间。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LPR市场化改革一起成为央行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这种降息,降低存准率更加直接和具有针对性。降准可能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对冲工具,为了应对复杂化的国际环境以及经济潜在风险,预计未来降准仍有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全球央行重启货币宽松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通胀水平和企业经营情况,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的空间和必要。

连平同样判断未来还有降准空间,但从时点来看,如果国际形势没有大的变化,年内降准可能性不大。

从调整空间来看,天风证券研究所孙彬彬团队在8月下旬的一份报告中分析称,目前美日欧整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均在3%以下,我国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为11%,远高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如果从发展阶段(主要是资本流动)来看降准空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可以降至6%以下,达到3%至4%的水平。

近万亿资金松绑,货币政策转向?

央行有关负责人6日明确表示,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付立春表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降准并不意味着全面的货币政策宽松。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近万亿资金松绑,银行流动性及利率压力有望释放。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此次降准在趋势上符合市场预期,在时点上略超出预期。这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国际金融安全竞争中,资本市场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资本市场此轮反弹及未来稳定发展升级的信心都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