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农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情况
扩展阅读
公司破产银行信用贷款 2024-10-03 00:52:02
淮南首套商业贷款利率 2024-10-02 23:07:01

农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 2022-06-01 06:46:28

Ⅰ 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成效初显吗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季末低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加快。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0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季末低2.1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6月末,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季末高3.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743亿元,同比多增3836亿元。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Ⅱ 如何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含量高、轻资产、抵质押物缺乏等特点,江苏农行专门研发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科研地产质押贷款、个人股东担保贷款等产品系列,真正解决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一、科技支行专属产品的特色 一是降低了信贷准入门槛。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资产、销售、利润等财务指标不作刚性要求。二是突出了无形资产价值。农行创新并推广了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产品。三是创新了信用贷款方式。推出了包括股东信用保证贷款、订单融资、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四是简化了业务流程。针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农行科技支行专门信贷产品运作一般在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 二、主要产品介绍 (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1、适用对象: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规范,产品技术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2、办理条件:知识产权经第三方评估具有相应价值,可质押;发明专利现有有效期不得少于8年,实用新型现有有效期不得少于4年。3、贷款额度:可发放不超出评估价值30%的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 (二)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 1、适用对象:股权结构明晰、管理规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办理条件:部分或全部股权可质押,经第三方评估具有相应价值。3、贷款额度:可发放不超出质押部分评估价值50%的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 (三)股东信用保证贷款。 1、适用对象:股权结构明晰、管理规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股东和管理层信用良好,具有良好的从业或创业背景。2、办理条件:股东在创办企业过程中以现金出资。3、贷款额度:可发放不超出股东实际出资额2倍的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

Ⅲ 2009--2011农业银行涉农贷款情况,农业发展银行涉农贷款情况。求数据

2009年12月7日从中国农业银行处获悉,该行今年前10月涉农贷款累计投放达8025亿元,同比增加3561亿元,增幅80%,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万亿元。
农行相关人士表示,这从根本上扭转了该行涉农贷款余额和占比双下降的局面。截至11月底,该行已对3160万农户发放了惠农卡,其中为246万户发放了小额贷款,贷款余额达635亿元。
另据了解,该行三农事业部已扩大到全部2048个县域支行,建立了单独核算、信贷政策制度等体系。农行方面表示,今年以来,该行稳步增加信贷有效投放,大力推进城市对公业务转型,巩固和提升城市主流银行地位,加大零售业务转型力度,构筑现代化的零售业务营销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综合化经营迈出重要步伐。
股改方面,农行宣称已构建了由风险、审计、内控合规、运营、监察、保卫等协调统一的内部监督体系,主要经营指标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下一步将加快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公开上市创造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2010
中国农业银行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披露,截至2010年末,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48万亿元,比上年净增2700多亿元;县域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54.4%,连续第三年超过50%,总体上做到了县域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农行努力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2010年,农行惠农卡发卡总量突破6100万张,总体农户覆盖面已达27%。通过惠农卡向580多万农户提供授信,新增授信700多亿元,授信总额1600多亿元,农户小额贷款余额989亿元。全口径农户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元,是2007年底的近3倍。同时,设立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857个,为县域3.24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7354亿元。
2011
农行:2011将再确保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其他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发展的“黄金期”,该行逐步明确了服务“三农”发展战略,创新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放,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截至2010年11月末,农户贷款余额达到2905亿元,是2008年的2.9倍。
农业银行上市以后还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有三个原因:第一,农业银行作为国有的农字头的大银行,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给的政策。所以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政策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文化城乡、城乡联动是我们农业银行独特的优势,所以我们农业银行需要支持三农。农业银行是因农而生,也是伴着三农生存发展起来的,与农村农民长期打交道,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所以农行与三农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我们是股改不改服务三农,上市不减服务三农。
十二五对农业银行来说也是很好的历史时期。农业银行在未来的服务三农方面两句话:投入的利润、创新的利润。随着农业未来的发展,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我们要围绕着国家的农业发展战略来加大我们在现有三农方面金融,确保农业银行年增剩余贷款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第二,服务要精致化,我们要围绕未来大三农、新三农,搞产品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模式的创新,来改善和改进我们的服务流程和效果。使三农有效的服务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增强可获得性。农业银行在十二五有一个目标,我们要为四亿农民,我们要为农业产业化95%的国家级的农村企业和70%以上的省级农村企业提供帮助。确保新增涉农贷款的增速高于全行其他贷款,使得三农客户获得金融服务有便捷性和可获得性。

Ⅳ 山东探索什么融资模式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山东多家金融机构根据该省小微企业差异化的金融需求,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多渠道提供融资产品。目前,该省小微企业融资可全程在网上操作,仅需几十秒时间就可实现“即需即贷”。

南一家银行工作人员。(资料图) 杨飞 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用车市场逐步繁荣,但库存资金占用量大,资金回笼慢,资金链高位运转等因素制约该行业小微企业发展。“虽然我公司与五征集团有良好的订单往来记录,累计资金流水账近亿元,但这种信用记录很难在传统银行贷款中列入评分。”陕西省咸阳昌通农机有限公司负责人邵丽华说,她是山东日照五征集团的一个经销商,长期为融资难困扰。

在农行日照分行协助下,日照五征集团上线了“数据网贷”贷款业务。“首次申请用时不到五分钟,获得68.8万元贷款,利率比普通的中小企业贷款低近10%。”邵丽华认为,“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还帮助核心企业稳定供应链,强化了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

中建八局二公司上游供应商有300余家,其中有融资需求的超过70家。农行济南分行营业部对产品进行创新和优化,以反向保理的模式,满足上游供应商融资需求,成为全国农行首笔“数据网贷”的反向保理业务。

来源:凤凰网

Ⅳ 中国农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怎么样,对农行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同时,也部署了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农村信用社迎来最佳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歧视性政策制约等因素,青海省农信社无法轻装上阵,在响应国家方针、发挥支农作用时深感有心无力。--农信社包袱沉重由来已久
据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王延玲介绍,由于政策性、历史性及经营性等因素,青海省农信社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和亏损挂账,包袱沉重,由来已久。
王延玲表示,农信社分别由农行、人行和银监局各自管理过一段时间,由于缺乏管理上的延续性,难免会产生一些烂摊子。1996年底,农信社与农行脱钩前期,农业银行通过种种方式转嫁给信用社一部分不良资产,债权复杂,化解难度较大。1999年左右,根据人民银行批复,青海省海西州、西宁市大通县及海东地区5县(循化县除外)城市信用社均归并入当地农村信用社,同时也并入大量不良资产,且大多为关停并转及破产的中小企业贷款,形成大量资金损失。2001年,人民银行又将格尔木8家经营困难的城市信用社改挂农信社牌,到2005年由于遭受挤兑而撤出市场,也带来大量负担。
在为当地政府的项目配套资金时产生大批不良贷款。例如,平安县农信社资料显示,2002年,平安县政府实施“西繁东育”项目及菜篮子工程,信用社向平安县沙沟乡沙沟村、古城乡新庄尔村发放贷款1000万元,由于政府的承诺没有到位,导致羊圈建成后项目失败,现有900万元贷款及利息无法收回。
王延玲表示,许多发达省份的农信社由于得到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发展相当迅速,甚至可以与四大国有银行争夺市场份额,但是位于西部穷省的青海省农信社,得到的财政支持就十分有限,使得他们经营困难,面对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却无力拓展。
尽管从2005年到2008年10月底,青海省农信社发展良好,资产总额由52亿元增加到147亿元,存款余额由25亿元增加到77亿元,贷款余额由29亿元增加到76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累计实现经营利润2.4亿元。靠自身盈利消化,农信社拨备由不足千万增加到3.5亿元,消化历年亏损挂账1.17亿元,核销呆账2500万元。但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且化解难度大。青海省农信社仍有7000多万元历年亏损挂账,不良贷款13亿元,占比高达16.7%,大部分联社拨备率仍在50%以下,不良非信贷资产3亿-5亿元,省内市场分额仅占6%。平安县农信社理事长孟健无可奈何地说,“我们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消化历史包袱”。
难以消化的不良贷款和历史亏损挂账导致目前青海省农信社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风险抵补能力明显不足。另外,农信社只能不断用利润消化历史包袱,也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增资扩股和股份制改造。
--对国家政策把握不清成当前青海农信社经营困难主因
2005年,人民银行对全国农信社实行票据贴现政策,帮助农信社化解历史包袱,以2002年的不良贷款和资不抵债额为基准,由人民银行票据置换50%。
青海省银监局局长安宁介绍,当年由于青海各县(市)农信社分别采取隐瞒不良贷款、虚盈实亏、少提拨备、增加存款化股金等违规方式,造成2002年末改革基期数据严重失真,仅获得约2.13亿的央行票据贴现额度,为全国最少的省份,远低于真实水平。而最多省份获取额度高达数百亿。
王延玲表示,当年至少少报8亿元。错过人民银行本轮政策,直接导致农信社十几年来的大量历史包袱只能背在自己肩上,成为当前青海农信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他分析2002年数据有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信社对中央政策把握不清,怕影响考核业绩,采取了尽量少报、隐瞒等方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信社分别由农行、人行和银监局各自管理过一段时间,人员复杂,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上漏洞较多,制度不健全,所以出现了上报数据不真实的情况。
平安县农信社理事长孟健表示,2002年,平安县农信社的真实不良贷款约270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约36.2%,但当时仅上报不良贷款仅1900万元,不良占比24.1%。少报一方面造成了票据贴现额度少了约450万元;另一方面,要进行票据兑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资本充足率达到4%、不良贷款较2002年降低50%等,但是由于2002年的数据不真实,实际不良贷款率远高于24.1%的上报水平,要实现兑付必须把不良款占比从36.2%降到12%,十分困难。如今,平安县农信社已经陷入没有票据贴现,指标难以降低,指标难以降低则无法兑付票据的死循环。
目前,青海农信社的兑付率也仅为47.28%,仍有多家信用社像平安县农信社一样无法实现兑付。
--歧视性政策限制青海省农信社自我发展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政策和规定,扩大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来源,提高支农服务水平。”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陆续取消了一些歧视性政策规定,目的是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扶持农村信用社尽快化解包袱,加快发展。
但是在不少行业和部门还有很多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比如:住房公积金、财政预算资金、项目资金、社保基金等资金不允许在信用社开户结算,不能开展国债、基金发售等理财业务,在社保全面进入农村的同时,农信社在养老金、医保业务上却有限制,这都制约了农信社的发展。
孟健介绍,现在国家鼓励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但是农信社却不能开展理财业务,去年股市红火的时候,农信社曾出现过大量存款流失,转存入国有四大银行购买基金的情况,到今年,虽然股市低迷,但是那些流失的存款也没有回流。这些歧视性政策,使得青海许多地区出现了存款外流的抽血型金融市场。存款大部分流入了四大国有银行及邮政储蓄统筹使用,却很少投放本地。而农信社得不到足够的存款来源,也无法全力发挥对本地的支农作用。资金外流对于本就需要资金发展的相对落后地区极为不利。
孟健介绍,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今年1-9月,所有金融机构共增加存款16亿,增加贷款4亿,而农信社存款仅增加1.2亿,贷款则增加了2.6亿,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5%。目前平安县农信社主要依靠1.7亿的人民银行再贷款来发放贷款,这无疑增加了资金成本,影响了效益。
另外,农信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市场准入条件对于青海这些落后省份过高。产权制度改革中,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条件全国一刀切,没有切实考虑到青海藏区信用社工作的实际。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主席3号令)的有关新要求和新规定,青海省农信社面临注册资本金要求过高、不良贷款控制比例过高、投资股比例过高三道门槛,限制了目前发展较好的县市进一步发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
--青海农信社亟需加大扶持力度
经济决定金融,青海省经济发展客观上制约着信用社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不发达、不平衡,造成了青海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不发达和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区域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青海农村信用社与省内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发展速度缓慢、经营规模小、整体发展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形下,要真正实现“丢掉包袱、轻装上阵”,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几无可能,还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帮助,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实施优惠政策,为农村信用社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挂账,给予全额或部分拨补。特别是2002年末因未真实客观反映的8亿涉农不良贷款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第二,鉴于青海为除西藏之外的最大藏区,建议参照西藏的政策,对青海藏区给予特殊扶持,如提供长期的或无息支农再贷款等。
第三,针对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青海省信用社特别是藏区信用社的改革上实施分类监管指导。在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机构时,充分考虑青海省农村信用社工作实际,给予特殊扶持。
第四,探索建立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青海农牧业产业是弱势产业、风险较大,而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更是金融系统的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政策性和商业性风险补偿渠道,由此产生的一切风险全部由农信社承担。
第五,建议国家对信用社因承担政策性支农任务造成的亏损适当予以拨补。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农民的主力军,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政策性支农任务,政策性支农信贷风险大收益小的特点,决定了导致亏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因此造成的亏损予以适当补偿非常必要。
--青海农信社自身仍需苦练内功
加快发展、优化增量是解决历史包袱和其它困难的根本途径,要真正实现发展青海农信社还要苦练内功。
首先,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只有不断创新体制才能实现持续发展。青海省农信社下一步应在现有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联社的基础上,逐步组建更高层次的统一法人社或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最终全省向股份制银行机构转变。
第二,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客户多具弱势群体特征,分散、小规模、信息不对称、抵押不充足成为这类客户的金融需求特色,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和农户的道德风险控制难度大。为此,应大力推广青海一些地区正在积极开展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工作,从健全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出发,创建农村信用体系;可以通过当地政府或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组建农村配套担保机构,建立涉农贷款担保机制,分散经营风险;同时,深挖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为其各成员获得信贷支持建立有效的联保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
第三,规范化建设是农信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建立起并落实好各项业务和管理流程,将农村信用社打造成流程银行;积极引进现代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变被动防范风险为主动管理风险,不仅把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组织责任,还要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和日常行为。
第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把握政策导向,协助政府进行项目风险分析和控制,对政府项目不盲目配套资金。一些政府项目在开始时推动力度大,后期跟踪服务则不到位,农户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无处解决,影响到效益的实现,农户将责任归咎于政府,对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按时偿还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优化员工队伍配置,使之能适应流程管理之岗位素质要求;构建人才高地,解决专业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匮乏的问题;落实岗位责权,以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和绩效挂钩办法;严格流程监督,落实有效奖惩;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Ⅵ 农行广西分行如何抓实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行广西区分行积极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广政府增信、税银通、数据网贷等特色小微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优质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Ⅶ 小微企业贷款精准聚焦措施成效初显吗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三次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近期,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同时,在信贷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升级力度,改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控模式。数据显示,6月末,服务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部服务业企业贷款的三成多。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8.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2.3%,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5%,教育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6%。来源:人民日报

Ⅷ 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如何

7月24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季末低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速提升。6月末,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6.20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季末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19万亿元,同比多增7668亿元。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放缓。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季末高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2%,占比比上季末高0.1个百分点。

住户消费性贷款增长持续回落。6月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4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上季末低1.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6万亿元,同比少增1721亿元。其中,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34.47万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比上季末低2.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94万亿元,同比少增4539亿元。

Ⅸ 农行小额贷款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国国籍,年龄在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且申请借款时年龄和借款期限之和不超过65(含65);在农村区域有固定住所,身体健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劳动能力,农业贷款条件持有有效身份证件。

(2)具有按期贷款本息的能力。

(3)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我行的其他条件。

农户小额贷款特色:

1、贷款方式灵活。农户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保证、抵押、质押、农户联保等多种方式申请贷款。

2、用款方式灵活。根据用款方式不同,农户小额贷款分为自助可循环方式和一般方式。自助可循环方式下,在核定的最高额度和期限内,借款人可随借随还,通过自助借款方式提款、还款;一般方式下,我行对借款人实行一次性放款,一次或分次收回。具体用款方式由借款人与我行协商决定。

3、节省利息。自助可循环方式下,农户小额贷款按照贷款的实际使用天数计息,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借款人的利息支出。

(9)农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情况扩展阅读:

农业银行出台《中国农业银行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是农业银行首次针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贷款业务(简称“小额网贷业务”)出台的基本管理制度,旨在打造线上化、批量化、自动化、工厂化、便捷化的小微金融服务新模式。

提高小微客户的贷款可获得性、便捷性,是农业银行深化小微金融服务、把握小额贷款发展规律、适应小额贷款线上化发展趋势的重要制度创新。

《办法》充分体现小额贷款业务线上化运行特征,贯彻“小额分散高效”原则,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依托信息化平台,从多方渠道采集整合数据,建立并运用各种评价决策模型,推行线上化运作与自动化审批,实现批量获客、快捷审批、便利用信。

◉《办法》明确了小额网贷业务定义、基本准入条件和贷款要素;

◉规定了开办业务必须具备系统平台、客户数据和风控模型三项基本要素,坚持“系统管控为主、人工干预为辅、数据真实为先”,运用风控模型实现自动审批、自动放款、自动风险预警处置的线上自动化运作;

◉规定了合法合规、业务真实、便捷快速、批量运作和风险可控五项基本原则;

◉明确了制定整体业务方案→配套产品制度→上线风控模型“三步走”业务流程;

◉规定了信息核查、“白名单”准入、业务审批、用信审核、贷后管理等各业务环节的管理要求;

◉同时根据小微客户集群差异化特点明确了便捷贷、供应链、政府增信、电商平台、区域集群、产业集群6种批量化服务模式。

◉推进农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从单点碎片化营销向批量化集群营销转变,从人工管控向数据模型自动管控转变,从高成本低效率向“小额分散高效”转变,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