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民营企业资金贷款规模大
扩展阅读
社团贷款逾期 2024-10-01 00:56:41
上汽金融贷款压绿本吗 2024-09-30 23:07:38

民营企业资金贷款规模大

发布时间: 2022-06-11 00:03:33

① 民营企业贷款问题

贷款要有人,就楼上说的,很多人怕担风险。
试试找租货公司,可以租用他的设备。
还有借亲戚朋友的。
总之,大额贷款很难,小额的不顶用。
在寻求外部资金之前,先看看内部的资金资源有没有充分利用:
■ 企业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现金流预测系统;
■ 向顾客提供足够的激励条件鼓励他们及时付款;
■ 对客户要有严格的信用评估程序;
■ 做好给供应商付款的计划;
■ 尽全力保证销售收入;
■ 控制库存量;
■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降低废品率;
■ 变现闲置资产。

寻求外部资金资源

如果内部资源都已经充分利用,那么再看有什么外部资源:
■ 你自己或你的合伙人的资金
■ 家人或朋友的资金
■ 企业的往来帐户银行透支或贷款的可能
■ 代理商应付款或票据的贴现
■ 出售反租(出售给租赁公司再租用该项资产)
■ 商业银行贷款
■ 政府或公共机构的无偿资助或贴息贷款
■ 最后才是VC投资基金

② 如何让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敢贷、愿贷、能贷”

民营企业融资难一直存在,相比国企有政府的背书和兜底,民营企业的融资更加市场化,融资难、成本高。这种情况很难在根本上改变,牵涉到更深层次的原因。但是也在积极寻求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

这些政策出台以后,情况有多改观,截至2019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9.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末高2.4个百分点。1月份增加2109亿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6倍;2019年1月,新发放的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6.16%,环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1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165万户,1月份增加26万户,同比多增7万户。可以看出,最近几个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金额有较大提升,利率也有所降低。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更多好文,欢迎点赞关注

③ 现在民营企业要获得资金还是有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么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中国更为严重。一是由于国内金融政策不健全,导致企业融资手段较少,没有好的融资机制能够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经营风险较高,国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征信系统,缺乏有效的风控手段,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很多民营企业只能寻找民间借贷等高利率的融资渠道,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导致恶性循环。

④ 企业融资能力的民营企业融资能力分析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资金紧缺、融资难却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据统计,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只占信贷总额的8D0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据调查,同为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含民营企业)却受到不同的待遇。民营企业融资在社会总融资的比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很不相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快速发展。近年来,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求,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主要由民营企业构成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民营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l、民营企业自身先天不足,是造成其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1)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民营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产品品种及销售渠道变动大,货款回笼不稳定,同时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大,特别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受环境制约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一旦市场、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民营企业很难适应。因此,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实际上增大了风险程度。
(2)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控制机制不健全。少数人或个别人控制现象比较普遍,银行贷款所需要的财务报表管理混乱,不齐或不实;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的现象,当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抽逃企业资产时常发生而且很难控制,贷款的保证往往得不到落实。
(3)很多企业信用观念不强,诚信度不够。借钱时就没准备还钱,有些企业想方设法悬空和逃废债务,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下降。
(4)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与贷款通则所要求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注册资金不真实。
一是借用他人资金验资后抽逃资金,造成在企业财务帐上其它应收帐款过大,或者虚增不实的现金库存等,另一种是注册资本金少而实际投入的资金额大,造成其它应付款过大,从而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规模。
二是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在财务上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为逃避税务的监督,经营收入不入帐或少入帐,而在帐外另外反映经营收入,造成帐内帐和帐外帐。
三是民营企业老板对财务的随意控制的现象严重,使得财务人员无法按会计制度来处理帐务。有的民营企业老板要求财务人员做多份报表,银行、税务各不相同的报表,自己掌握一份真实的报表。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连续良好的经营业绩。
四是民营企业老板本身素质的缺陷,造成他对财务的控制的偏差。以上种种情况致使银行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很难把握企业情况的真假,从而银行就很难有效地依据企业财务数据及其它信息进行贷款决策。
2、金融监管和责任追究力度的增加,使银行的经营者心有余悸。针对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比率高的现状况,国家和各家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而实际工作中,贷款投向国有的、政府支持的、多家银行竞争或参与的大企业、大项目,即使贷款产生不良问题,也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避免或减轻责任处罚。但如果贷款给民营企业,却往往不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容易受到审查和处罚。并且,前几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贷款通则 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民营企业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支持。因此,贷款准入和监管的严格、查处的严厉,形成一个明确的导向,使银行的经营者不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贷款。
3、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经营效益,短期内不可能把民营企业作为重点客户。
(1)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不同,所以其自身和产品的定位也不相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弱点,很难成为商业银行的首选。同时银行向民营企业贷款,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综合收益相对较少。而且人民银行对贷款利率的控制较严格,大中小项目和风险度不同的借款人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差距不大,商业银行从风险成本补偿原则出发,对中小项目或企业往往不感兴趣。
(2)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管理难度相对加大,并且很难控制。
(3)商业银行历史上已经形成的高比例不良资产问题,迫使其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确保新增贷款的数量和质量,以保证不断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4、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环境未形成,阻碍了银行与民营企业的沟通。
(1)缺乏信用担保机制。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扶持。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为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的机制,来弥补其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2)对企业操守诚信的重要意义宣传不到位,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不浓。
(3)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依法打击的力度不够,银行胜诉案件执行难的问题比较普遍,给优化信用环境、投资环境增加了难度。
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1、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来引导民营企业融资。
(1)要树立平等的观念,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国家在融资政策上一视同仁,对民营企业与大型企业、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实行同等融资政策,积极疏通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要重视民营企业对分散银行资产风险的积极意义,对优良民营企业应大胆地把它们与国有企业一样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开发新的业务空间。
(2)要树立多渠道融资观念,在继续发挥以商业银行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同时,还可以拓展其它融资渠道。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质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改进企业债券额度管理办法,允许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切实降低企业发债的实际成本。另外,要在清理整顿和规范地方性的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设立并逐步开放全国性的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场外市场。二是要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政府部门要制定、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要培育人才、完善监管、发展风险投资的社会服务体系。三是要积极利用民间信用以及创造新的社会信用等形式,打通民间资金和实业资本之间的渠道。四是要鼓励个人创业投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五是要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为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场所。六是要积极发展金融租赁。七是典当融资,即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3)要树立金融产品创新的观念,为民营企业提供适用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创新如贷款方式、种类、担保方式等,要贴近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要适时开发出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短、频、快”特点新的金融产品,如自然人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法人账户透支、保理融资、小额信用贷款、授信、承兑、贴现、买方信贷、贸易融资、保函等,形成完整的民营企业金融产品体系。
(4)要树立信用观念,为民营企业讲守信用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从社会、银行、民营企业自身及社会各方面来促使民营企业讲信用,增强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 自觉地坚持诚实经营、履行守信,提高企业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以信用求得发展。
2、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商业银行要辩证地看待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关系,应把支持在非国有经济占有很大比重的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今后信贷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支持民营企业逐步做大做强。要加强调查研究,对有一定经济管理能力、信誉度较好、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产品有销路、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应大胆支持,给予信贷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要真心实意下苦功,帮助民营企业搜集市场信息,提出好的经营决策建议,尽力降低库存和应收账款的拖欠, 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实现银企双赢的目标。商业银行要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完善信贷信贷资金管理的授权授信制度,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制定一系列适应民营企业实际情况的贷款操作规程。
3、各级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强化协调监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要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推动银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要对商业银行的系统内资金上存利率的最高上限进行严格界定,抑制基层银行资金过渡上存现象。
4、民营企业自身应规范经营行为,为融资创遣良好的内在条件。民营企业管理者要大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把信誉放在第一位,强化事业心;要不断学习、探索,不断更新管理知识和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水平,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不断开拓新的经营理念;要发挥好各部门、各环节和技术人员的作用,使企业灵活自如的运转;要采取优惠措施,吸引、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企业高级智囊团、高级财务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员、高级技术人才;逐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
5、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担保体系,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为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使银行最大限度地支持民营企业,就要加速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担保体系,成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可采取政府、财政、银行、企业多方参与,实行会员制,对会员优先担保, 同时为会员提供政策咨询、融资顾问、项目评估等多种服务。另外,还可以按市场化条件下规范的银行贷款业务要求,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信用互保组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疏通银行与民营企业结合的梗阻。
6、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用公信力。要健全和严格相关的法律,旗帜鲜明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要增强政府部门、执法部门及企业的信用意识,净化执法环境,使企业不敢赖债、逃不了债,创造银行加大支持民营企业的良好环境。

⑤ 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融资有什么好处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在自身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这是企业长期融资的重要来源,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一般来说主要由折旧和留存收益构成)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主的投入。据调查,初始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有90%的初始资金来自于共同创业的成员、家族成员或者朋友。而且企业规模越小,业主投入所占比重越大。二是企业自身盈余。当企业经过一定发展后,其自身盈余留存所占比重增加。外源融资广义上是指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资金的流通,具体到某一企业则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或债券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但在民营企业中比例都非常低。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获得资金。企业规模越大,银行、信用社贷款所占比例就越高。此外,非正规渠道诸如非法集资也大量存在,企业往往以高出银行、信用社贷款利率1倍至数倍的利息进行民间借贷,这在小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
国际金融公司(1FC)在北京、成都、温州等地开展的一项有关中国600多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活动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无论是初创期还是发展时期,其资金来源都严重地依赖内源融资,自我融资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被调查企业融资结构中自我融资的比重占了90.5%(经营年限短的企业所占比重更高),有9.5%来自外源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占4.0%,来自非金融机构的份额占2.6%,其他渠道占2.9%,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
根据人民银行研究局的调查:样本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增长幅度2002年为65%,2003年为31%。在资本市场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的我国,民营企业把融资的希望寄托于商业银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向民营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远远小于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从1999年到2003年,民营企业贷款(即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贷款之和)所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6.43、6.14、4.33、3.56、4.05;若把农业贷款也作为民营企业贷款,则其比重分别为11.97、9.34、8.37、9.67、9.5,而民营经济已占我国GDP的1/3还要强。据调查,80%的民营企业认为贷款难,47%的企业停产原因是资金缺乏后续供给。融资结构单一、融资渠道堵塞、融资成本偏高是民营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资金是民营企业生命力得以扩张的条件,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直接影响其外部融资。诚实经营,讲究信誉与消费者和企业密切相关,它既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好处,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好的信用会给银行好的印象从而能比较顺利地取得贷款,而不良信誉或信用等级偏低则会取到很少的贷款甚至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专门制定的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指导性意见中有一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属于禁止贷款类:欠息,无偿债能力;贷款用途不大;不守信誉;企业管理混乱;经营无固定场所;企业经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一般性加工企业的基建项目;信用等级BB级以下。
当然,其他企业比如国有企业等也会出现一系列信用问题,但民营企业的资信状况更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提供一个数据是:6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是BBB级或BBB级以下的信用等级,而从评级经验和指标体系的严格程度来看,这仍是一个保守的数据,更别说依照国际指标体系。
2.信息不对称,银行难放心。因信息缺乏而在融资上造成的问题可能发生在两个阶段: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是会导致逆向选择。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的是: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即有关借款者的信誉、担保条件、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等,借款者比贷款者知道得更多,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优势使得贷款者在借贷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消除不利的影响,贷款者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借款者过去平均的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而不是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确定利率。这样,就会对那些高于平均条件的优良借款者不利,后者就会退出借贷市场。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借贷市场上借款者整体素质就会下降。那些最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贷款者常常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的人,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可能招致信贷风险,贷款者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即便市场上有信贷风险很小的选择。
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指的是借款者得到贷款后,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从事使贷款不能归还的高风险投资或者故意逃废债务。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贷款者可能决定宁愿不做贷款。
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比国有企业、大企业更加严重,其原因是因为民营企业大多都有信息不透明问题。民营企业的信息基本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是很难获得有关民营企业的信息的。民营企业在寻找贷款和外源性资本时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由于民营企业对资本和债务要求的规模较小,使得审查监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往往不愿向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可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的问题已成为金融市场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障碍。
3.国内融资制度安排问题。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对随后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有诸多限制。首先,资本市场融资制度安排的限制。我国证券市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宗旨,重点扶持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尽管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交所正式启动,但由于实行“法律法规不变,发行上市标准不变”,能够通过股市融资的民营企业只是少数。其次,债券市场融资制度限制。我国发行企业债券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重点原材料与城市公共设施项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对发行主体有很高的条件要求,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目前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券,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对民营企业来说,发行企业债券是不现实的债权融资渠道。再次,民营企业难以获得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民间借贷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融资行为,甚至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而受到法律的惩罚。由于启动民间资本的相关政策和立法滞后,民间资金难以转化为资本。民间融资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使其不可能成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4.所有制的歧视势必造成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同为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在中国,大部分的银行贷款首先给了国有企业,其次是“三资”企业,最后才轮到民营企业。而只要是民营企业贷款,大多都会出现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减少贷款额等诸如此类的现象。打破所有制的歧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上述五个原因,归纳起来就是以下三点:(1)体制上的原因。民营企业是非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此外,政府在信贷支持体系渠道开启方面,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不多。(2)企业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民营企业由于数量众多,层次参差不齐,财务制度不规范,从而导致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银企联系不强;另一方面,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同时,有些民营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从而直接恶化了银企关系。(3)社会服务体系的原因。首先,缺乏专门的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于民营企业资信状况不均匀,为规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方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大打折扣,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使民营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 其次,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严格化。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银行业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对放贷后的风险顾虑和原有的不良贷款沉淀较多,使之对民营企业缺乏信心。为防范风险,必然采取的措施就是:普遍加强信贷资产的质量管理,对信誉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才给予贷款,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因而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再其次,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自身财力的不足。以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还贷不力,资金来源不断萎缩,负债经营过重,资产质量下滑,可以放贷的资金十分有限,难以给予民营企业足够的支持。最后,政府财力扶持的困难。政府在体制改革中,重心在于加强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方面的倾斜。受财政收入刚性的制约,限制了向民营企业贷款的力度,国有银行企业化后,政府不可能再采取直接措施让银行放贷,使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探讨
1.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以促使其资金更多地流向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国有银行一直在我国融资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并与政府及国企之间形成稳定的利益制衡关系。国企作为国家直接出资与控制的经济体,一直是国家政策的利益保护重点,金融体制改革实则围绕着国企利益而展开,可以说国企始终是资金市场上的最大受益者。要让国有银行资金更多地投向民营企业,唯有打破维持已久的政府、国企与国有银行的利益制衡关系,而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打破这种关系的有效途径。股份制可以进一步明晰国有银行的产权,理顺其与政府国企之间关系,促使国有银行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按资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所有制形式选择贷款对象。这样民营企业才能与国企处于公平的资金竞争地位,才能获得广泛持久的银行金融支持。
2.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商业银行。国有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即便改制后,也会定位在主要为大中企业和大客户服务。因而,为了适应我国众多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极有必要组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商业银行。
民营商业银行的组建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较合适。城信社土生土长,立足本地,与民营企业一样遵循着市场经济运作的轨迹,与民营企业有着制度、地缘、人缘上的亲和力,在交易费用、信息搜集、信用约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为民营企业的启动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较具规模、经营运作良好的城信社,对这些城信社进行改革、重组,按市场原则组建完全由民营企业和私人入股或控股的民营银行,能够较快投入运作,既可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来源,又可为银行体系输入新鲜血液。
3.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专业机构必须按市场规律要求,进行市场化运作,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扫清障碍。(1)金融管理部门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相关制度和法规,加快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造,合理配置金融资本,不应以所有制性质去导向市场。(2)加快证券市场的建设,为民营企业的证券融资提供方便。金融部门要改变单一的为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家骨干企业发行债券的方式,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发行多种形式的企业债券,使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的股票市场在发行上存在着所有制歧视,证券管理部门应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消除所有制歧视,让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公平上市。对那些规模较小、尚处于初期发展但有充分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证券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开辟新的股权流通场所,设置多层次的股票交易市场,如建立“二板市场”和“柜台交易”等,也可以开设类似美国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G)的场外交易系统。对于尚不具备进入证券市场的民营企业,金融证券管理机构可直接或间接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去引导和帮助这些民营企业,使它们达到上市监管的要求,最后有机会进入证券市场。
4.加快建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开拓其他融资渠道。(1)兴办社会民间中介服务组织,补充、完善信贷服务体系。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感到信贷信息不灵,相关程序不清。而金融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资产质量、资信程度难以了解和掌握,双方在进行信贷融资中都感到不了解,融资成本高,操作难度大。设立中介服务机构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可设立信贷咨询、信贷保证、资信评估、贷款担保、财务审计、经营监管等中介服务机构。这样,一方面能确保供需双方业务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还能激活资本市场,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也能得到根本改观。(2)设立社会民间融资基金,给民营企业增加一个投融资的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用以扶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综合考虑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设立相对应的投融资基金,如创业投资基金、信用保证基金、互助基金等等。筹集基金主要是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民间、企业的力量,可以是金融企业出资、社会综合部门出资、民间出资、各企业出资,也可以是综合性(或称混合性)的合作。民间融资基金以股权投资为存在方式,以获得长期风险投资效益为目的。此类基金有别于国家金融机构组织建立的金融基金和社会效益基金。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机关要积极倡导和推动它的发展。

⑥ 民营企业资金的筹资与管理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入手,初步探析了民营企业的负债筹资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通过改善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举债融资能力、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筹资方案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规避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负债筹资 资金成本 负债比率 负债结构

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私企150万家,个体工商户3100多万户,从业人员1.3亿,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5%,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却占60%以上,与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作出的巨大贡献相对而言,民营经济在发展中普遍感到资金紧缺。由于资金紧缺,64.4%的企业认为影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49%的企业认为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设备更新,54%的企业放弃了新产品的研制开发,43%的企业放弃了新的经营目标,47%的企业放弃了新市场的拓展。资金问题成为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负债筹资作为一种筹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在负债筹资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阻碍和风险。本文就这一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负债筹资是指通过对外举借债务以满足企业扩展生长经营规模、开展技术创新等需要的资金的一种筹资手段。负债筹资作为一种筹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可以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使民营企业通过负债进行筹资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空间。
1.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的可行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市场进行大范围的接轨,使得我国的市场准入限制日益减少,对我国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市场规则也起到重要的约束作用,相应的市场法则会很快建立和完善,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和法律、法规也将日益完善,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将随之逐步得到解决。具体在负债筹资方面,民营企业将不再受到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待遇,而与内外资其他各种类型的企业享有一样的权利。而且,加入WTO后,必将加速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之间的竞争,对我国金融业来说,必然产生“鲶鱼效应”,正面影响是推动内资银行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改善服务来提高竞争能力,民营企业由于发展态势较好,必将成为银行考虑的对象。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为民营企业间接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由此,困扰大型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将得到缓解。民营企业通过负债进行筹资的空间将不断扩大。
2.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的必要性。负债经营在目前市场经济初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作为投资主体和收益分配主体的这种经济模式已不复存在。企业要发展,经济要增长就得有投入,在企业自有资本短缺的情况下,举债投入成为必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可以弥补企业的资金不足,加速企业规模的扩大,满足企业技术、设备更新对资金的需求,提供企业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所需的资金,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1)负债经营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的成败除了与竞争方式等有关外,还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实力,即企业的资金规模。企业通过举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足够的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参与市场竞争。
(2)负债筹资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对于资本市场的经营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其风险比股权性投资小,相应地所要求的报酬率也低。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就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不象发行股票那样,在税后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股利,而且企业支付的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不需要负担所得税。因此,比较而言,债务的资金成本一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3)负债筹资可以提高企业自有资金效益。企业负债筹资,不论利润为多少,其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当利润增大时,每1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的减少,从而使投资者收益有更大幅度地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叫做“财务杠杆效应”。由于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在企业的资本收益率高于负债筹资利率时,权益资本收益率能在资本收益率增加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一定程度的负债筹资对于较快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财务杠杆利益的存在,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
(4)负债筹资可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根据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负债利息应在税前支付。在同样经营利润的条件下,负债经营与无债经营企业相比,由于上缴的所得税减少,企业可获得潜在的利益。由此可见,负债资金相对于股权资金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
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利率。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
(5)负债筹资可以降低货币贬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形成借款于还款的利率差,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价值要小,实际上债务人就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稼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因通货膨胀而造成的损失。
二、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已出现超常发展态势,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因素,为拉动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尽管如此,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种种迹象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民营企业负债融资的外部环境制约。
(1)我国民营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受到所有制歧视。政府部门在银行放贷的政策导向上不利于民营企业进行贷款融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曾给予民营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国家在宏观经济发展上“抓大放小”政策的实施,多数商业银行也实行“双优”、“双大”信贷战略,集中有限资金,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质客户和大企业、大项目,即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使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无法通过有效途径筹资。此外,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推行的城市化、国际化战略,对中心城市以外的县市支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导致基层县市支行贷款授权很小,一般只有存单质押放款权,造成相当部分的民营企业丧失了市场发展机会。还有部分银行受地方政府的影响较大,出于政绩需要,地方政府往往倾向于扶持几个大型国有企业。这样,由于政府部门在银行放贷政策上的不利导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向产生一定影响,给民营企业争取信贷资金造成较大困难。
国资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对民营企业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现象。目前,中央总体政策上已经不存在歧视民营企业问题,但国资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国资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其机制也缺乏灵活性,信贷经营体制改革反而提高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就其具体操作层面上看,仍存在一些歧视民营企业的现象: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要履行超额抵押手续。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但出于安全考虑,银行信贷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十分谨慎,对民营企业尽量限制贷款数额,且贷款手续繁琐,贷款利率偏高,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等,致使民营企业常常因争取不到银行贷款而错过发展机会。
(2)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不健全。美国以中小企业贷款和投资者信贷为主的财务公司目前有1000家左右,平均每家规模约10亿美元,已占到美国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经营规模(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信用社)的五分之一。由于中小金融机构服务管理层次少,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适宜于开展金融零售业务,适应民营中小企业的运作特点和融资需求,能够为民营中小企业量身定做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目前已开展了以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为代表

⑦ 如何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能力

建立完善的企业征信系统提高贷款能力
国家其实已经看到国内银行金融能力,迫于市场的需求压力,已经慢慢放开了民营金融服务及市场,由于社会及国家缺失对民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就无法建立良良好的信用体系,更无法规避中国无论是国企还是民民企,市场经济信用,职业道德,那个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对于现在国家放开无序的民营融投资公司,需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中国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风险与代价也是相当的大的,要不就是被骗贷款保证金,代办费,要不就是项目贷款利,贷款成本相当的巨大,现目前如何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能力?就是经营中不从传统经营中提升自己的经营核心产业科技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原始资金的积累,再是不动产的累积,然后,把自己的经营真无论从实体经营,还是从概念都成熟,做一个能保护自己,也能融资的项目财务报告,寻真正有实力且有支持中国民营企业及经济发展的专业投融资机构去项目现资贷款就好。现阶段这样的事,学会做经营,做事业平常心,最充分的准备,最坏的打算,才能坦然面对这浮燥乱混的中国现状。

⑧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如何解决

中国的投融资体系并未发挥有效的资源配置功能,效率相对低下的国有经济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并导致了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和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而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民营经济的行业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放开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而言,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据有人调查统计,在被调查的190家温州地区的民营企业中,内源融资是主要资金来源,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40%,而银行贷款在企业总负债的比重平均为61%,过半的外部融资来源于银行信贷资金。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主要集中在集群产业,集群产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80%左右。虽然民间贷款的比例由80年代的30%以上下降到15%,但总规模上升到了2倍多。有过民间借款和内部员工集资活动的企业占92%以上。目前,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仍然在民营企业融资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债券或股票 ,需要支付一大笔信息披露费和中介机构费用,而且需要公开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对于现有股东而言,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比较高,单位外部资金所需支付的成本与融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些成本是难以承受的,所以现实的选择是,采取向特定对象进行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 民营企业许多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结合,家族企业所有者经理的目标以及家族的目标往往成为企业的目标。对于家族企业来说,由于家族因素的存在,所有者经理在决策时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特别是希望将家族企业传给后代,注重企业长期的延续。丧失控制权的后果不仅仅影响到经理本人,还会影响家族其他人的利益和后代的传承。股权融资将直接导致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所以,家族企业一般不采取这种融资方式,除非股权融资有很高的溢价且不影响家族的控制权。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时,家族企业更注重企业的安全性,力图规避风险。负债能给企业带来税盾好处,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契约的限制。债权融资约束越硬,负债越多,企业经营灵活性越低,发生财务危机之后企业控制权越可能发生转移。 在目前国内金融压抑的环境下,负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并不能带来较大的利益,却带来了更高的融资成本和更大的风险,因此,民营企业尽量避免负债。但是,对于大型民营企业来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企业可以获得利率较低的银行贷款,企业负债不仅可以得到利息补贴,还可以得到当地政府的关照,企业控制权也不容易发生转移。 美国资本市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对于企业初创时期,风险投资的股权投资促成了中小企业的业务增长机会。并且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选择了不同的组合方式,改善了风险和收益匹配关系,降低了风险,促进了增长。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关照不足,导致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在印度,非正规金融是企业主创办企业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不论从哪个角度考察,都远远大于正规金融机构向其提供的金融支持。非正规金融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间的融资行为,一般也不需要提供抵押和担保,特定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解决了银行贷款的约束问题。 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实际上是基于治理结构和融资成本的次优选择。初创时的内源融资或特定关系下的股权融资,更符合各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收益偏好。当然,内部股东应该采取一种更开放的精神,扩大面向特定对象的股权融资比例。因为股权的相对分散,有利于公司制度的建设和职业经理人才能的发挥;同时,增加了公司的规模,提供了更多的抵押品,也提高了公司的借款能力。许多企业初创时的融资困难,是不可能依赖于银行贷款来解决的,只能依赖于股权融资和非正规市场。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的贷款难问题,既有损于经济效率,也加重了现有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现有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有一个好处,企业外部融资的约束较强,企业的投资相对谨慎,避免了软预算约束下的过度融资和过度投资行为,在资本价格较高的情况下,雇用了更多的劳动力,发挥了国内劳动力的资源禀赋优势,解决了就业,也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利于减少二元结构矛盾,促进消费。如果以现有的官方利率进行放贷,加上银行软预算约束,民营企业的融投资行为可能发生严重扭曲。 虽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更为合适,但是,由于金融压抑的结果,企业对低利率贷款的需求旺盛,资本稀缺,规模较大的企业也会向中小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中小金融机构也乐意将价格较低的信贷资金贷给规模较大的企业。现实的情况是,国内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也不愿意过多地向中小企业倾斜。在台湾,官营银行垄断体制下,台湾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是极其保守的,缺少抵押品的中小企业要取得融资非常困难,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贡献也有限。中小金融机构也存在多种委托代理关系,内部组织体系的效率不高,人员素质也较差,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价值判断和风险定价的能力。 所以,要理顺民营企业融资和银行资金的配置关系,必须进行全面的金融改革。大银行现有信贷业务实行证券化,大企业更多地依赖于外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大银行主要提供短期银行贷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中间业务上。通过改革,降低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减少大银行过度依赖于信贷业务的局面,也就增加了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空间,促使中小金融机构确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继续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银行的盈利状况;改变正规市场与非正规市场之间利差较大的状况,改变中小企业更多地依赖于内源融资的偏好。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投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创造退出渠道。允许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存在。适当发展民营中小银行,避免产融结合的金融集团形式,重点面向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型企业。加强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在缺乏金融体系提供的硬约束的外部治理的情况下,单纯的民营化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和金融面临的难题。

⑨ 私营企业融资难题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的事实,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民营企业先天性缺乏信用、缺乏担保物等企业内部原因;有我国金融制度不健全,融资环境差等外部原因;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难度。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全社会认识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上形成共识,才能在行动上形成协力,促成这个问题的缓和和解决。

资金需求呈现“急、少、频” 民营企业通常资金需求的时效性极强,但资金需求量不是很大,而且维持在生产中,因生产与资金回笼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加上季节性、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资金需求量较为频繁。据调查,民营企业的贷款频率是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户均贷款额为大型企业的0.5%左右。

民营企业自身实力弱、自有资金少、固定资产少、负债率高、存货多的财务特点决定了流动资金对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更为重要。因而在其外部筹措的资金中,大部分是迫于临时周转的压力而产生的借款。据调查,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中,60%为限期在6个月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民营企业由于经营不够稳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很多业主还无法对企业做长远的规划,故在其借入资金中,多为短期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外部资金在负责中所占比重较低。

金融机构借款是民营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银行借款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他融资渠道和手段即使有,规模也很有限,不能形成有效的补充。

民营企业融资活动虽然是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但它涉及到整个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例如,民营企业面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就会涉及到成千上万股民的利益,而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从根本的来源看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化程度越高,金融越发达,其民营企业融资的社会性就越强。

⑩ 私营企业高息集资民间数亿资金,由于资金链断裂,还有能力偿还吗

基本上而言是无力回天,如果已经到资金链断裂这个程度的,十有八九已经没救了,因为如果有救的话,大部分的实际控制人会将关联企业或者自己个人账户的资金或者资产变现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下去,想跑路的,始终是少数部分群体。

总结

非法集资,从事民间借贷的,可以说十死九伤,试问一下24%借贷利率(有的是36%),正规经营的企业,有几个可以达到这个利润率的?所以借出去的钱,最终大部分都是大概率是无法回收回来的,其实如果对方有稳定经营超过24%利润率的生意,他根本不需要在融资了。

民营企业由于陷入民间借贷、高利贷而悲剧的不在少数,历史无数次证明,只要介入民间借贷、高利贷,企业就难以再通过正常融资满足资金的需求,一旦遇到资金链断裂,就只能处于被动重组、破产倒闭的结果,希望企业偿还高息集资款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