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生源地贷款算助学金吗
扩展阅读
社团贷款逾期 2024-10-01 00:56:41
上汽金融贷款压绿本吗 2024-09-30 23:07:38

生源地贷款算助学金吗

发布时间: 2022-06-11 02:20:28

① 申请了生源地贷款还能申请国家助学金么

申请了生源地贷款是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的。

两者具体含义如下:

  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

  2. 国家助学金是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施行的国家助学金政策。

两者并不冲突,所以说申请了生源地贷款是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的。

② 生源地助学贷款算是补助吗

生源地助学贷款不是补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不能算作补助。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专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学生;

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市、县(市、区);

5、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二、贷款还款期限

贷款学生应在毕业后1-2年内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六年内还清贷款本息。国家鼓励毕业后收入较好的贷款学生提前还清贷款本息。

三、贷款利息

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如遇利率调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并由有关部门直接支付给经办银行,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本人全额支付。如出现还款违约行为,由此发生的罚息必须由贷款本人全部承担。

(2)生源地贷款算助学金吗扩展阅读

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计算办法:

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后开始还款,毕业后两年内每年只需偿还一次贷款利息,毕业后第三年起需按年偿还贷款本金。

例:生源地助学贷款6000元,除最后一年外的每年还款日都为12月20日,毕业第一年的12月20日需偿还当年9月1日至还款日期间的贷款利息,共计110天。

按6.15%基准利率计算,第一年利息计算方式为:6000*110*6.15/360/100=112.75元。

毕业后第一年只需偿还110天的贷款利息,第二年偿还1整年的贷款利息,第三年除了偿还当年贷款利息外,还需偿还部分贷款本金。从第三年起至贷款到期日,每年偿还等额贷款本金。

参开资料来源网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③ 生源地贷款和国家助学金有什么区别

一、主要区别有

  1. 生源地贷款需要在申请人归还。

  2. 助学金是一种补贴,不需要归还。

  3. 条件不一样,申请生源地贷款需要共同借款人。

  4. 助学贷款只需证明家庭经济困难,个人品德兼优等即可申请。

  5. 生源地贷款额度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为1000到8000之间的整数。高校在读学生当年在高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不得同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6. 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500-4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二者申请流程:

一、生源地贷款

  1. 准备资料,递交申请

  2. 线上审核,电脑远程查看。

  3. 预约线下审核,上门审查。

  4. 准备相关具体证件,个人学历,本人身份证,直系亲属身份证,户口本

  5. 审核完毕,签订合同。

  6. 等待下款。

二、国家助学金

  1. 准备个人资料以及家庭方面。

  2. 经过学校先一步审核,报给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

  3. 再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审批。

  4. 同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

  5. 分档发放助学金。

④ 国家资助政策包括 生源地贷款吗

不算资助吧!算扶持,那个贷款是要还的

⑤ 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吗

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的,两者并不产生冲突关系。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

由大学生户籍所在地区县资助中心受理,由国家开发银行放贷的,手续与国家助学贷款类似,属于一年一签,上限为一年8000元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在校生按剩余学习年限加10年确定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

二、国家助学金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属于资助资金

(5)生源地贷款算助学金吗扩展阅读:

一、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5、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二、申请国家助学金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⑥ 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一样吗

助学金属于奖金,助学贷款属于借款。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助学金。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其中:东部地区为10%、中部地区为20%、西部地区为30%。各地可结合实际,在确定资助面时适当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中央高校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国家助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每年9月30日前,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各高校于当年11月15日前完成评审。国家助学金各年按10个月发放,高校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期间各项费用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⑦ 国家助学金和生源地贷款有什么关系

额,不一样的,一个是国家给贫困学生的补助,一个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但两者都是对贫困学生的资助。

⑧ 申请了生源地贷款还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吗

不可以同时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贷款都是国家财政贴息贷款,申请人只可以享受一个补助贷款,且两个贷款均是为了解决高校学生的学费生活问题,一个贷款金额已经可以解决问题。

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区别是:

  1. 贷款期限不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款期限是按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而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期限最长为10年。

  2. 借款人不同。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申请;而国家助学贷款由借款学生自己申请。

  3. 申请地点不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借款学生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而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开学后,在所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

⑨ 学生获得资助情况包括生源地贷款吗

是的,包括生源地学生贷款和校园地学生贷款。

⑩ 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算贫困生吗

法律分析:不算,如果是贫困生的话,是在那个民政局有建档立卡的,然后建档立卡后每年会有补贴,不是有了助学金贷款,你就是贫困生。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十五条 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特困人员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第十六条 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批程序适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